利用远震接收函数反演陕西地震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

被引:20
作者
刘春 [1 ,2 ]
崇加军 [1 ]
倪四道 [1 ]
李少睿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 陕西省地震局
关键词
接收函数; 地壳结构; 地震活动; 陕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文中利用陕西数字地震遥测台网14个遥测子台记录的远震波形资料,用频率域反褶积方法提取接收函数,由H-Kappa叠加方法反演得到各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地震构造文献,对陕西地区的地壳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陕西地震活动与地壳结构、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地区的地壳总体趋势是东薄西厚,陕西南部和北部地区地壳较厚(≥40km),位于陕西中部的渭河盆地地壳较薄(34~40km);14个台站中,渭河盆地东部与山西交界的华阴台下方地壳厚度最薄(34km),而盆地西北端的陇县台位于六盘山余脉上,地壳厚度最厚(48km)。2)陕西地区泊松比值总体变化不大(0.24~0.29),可能表明这一地区的岩石组成以中度组分为主;以渭河盆地为界,向北靠近地台一侧泊松比值相对较高,向南靠近秦岭山脉一侧则比值相对较低。3)地震活动与地质构造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渭河盆地处于几个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属于强地震的多发区;陕西南部地区的地震活动相对较弱,主要发生在汉中盆地和安康盆地,受陕南几条主要断裂控制;陕西北部地区地质构造相对稳定,地震活动最弱。泊松比反映了地球内部的物质构成,分析认为其与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的关系,即泊松比较高区域的地震活动性要高于较低的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313 / 3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云南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结构 [J].
李永华 ;
吴庆举 ;
田小波 ;
张瑞青 ;
潘佳铁 ;
曾融生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1) :67-80
[2]   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的深部构造环境——远震P波接收函数和布格重力异常的联合解释 [J].
楼海 ;
王椿镛 ;
吕智勇 ;
姚志祥 ;
戴仕贵 ;
尤惠川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10) :1207-1220
[3]   华北太行山区地壳各向异性的接收函数证据 [J].
田宝峰 ;
李娟 ;
王卫民 ;
赵连锋 ;
姚振兴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5) :1459-1467
[4]   大别造山带西段宽频带数字地震台阵观测与地壳上地幔结构 [J].
李华 ;
王良书 ;
李成 ;
刘福田 ;
胡德昭 ;
于大勇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7) :862-871
[5]   青藏高原东部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下地壳流的深部环境 [J].
王椿镛 ;
楼海 ;
吕智勇 ;
吴建平 ;
常利军 ;
戴仕贵 ;
尤惠川 ;
唐方头 ;
LZhu ;
PSilver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1) :22-32
[6]   接收函数方法应用的现状及其发展 [J].
王小平 ;
宋秀青 ;
秦浩文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5, (02) :545-549
[7]   陕西省数字地震台下方壳幔速度结构研究 [J].
张学民 ;
刁桂苓 ;
王为民 ;
束沛镒 .
华北地震科学, 2005, (02) :1-9
[8]   陕西石泉2003年4月24日ML4.9地震及其烈度衰减 [J].
冯希杰 ;
杜文和 ;
袁志祥 ;
韩恒悦 ;
米丰收 ;
范增节 ;
任隽 .
西北地震学报, 2004, (04) :78-80
[9]   接收函数方法研究进展 [J].
安张辉 ;
周民都 ;
吴庆举 ;
柏琳 .
西北地震学报, 2004, (04) :75-77
[10]   接收函数方法及其新的进展 [J].
贺传松 ;
王椿镛 ;
吴庆举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3, (02) :22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