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Mw7.9级地震同震断层陡坎类型与级联破裂模型

被引:8
作者
于贵华 [1 ]
徐锡伟 [1 ]
Yann Klinger [2 ]
刁桂苓 [3 ]
陈桂华 [1 ]
冯向东 [3 ]
李陈侠 [4 ]
朱艾斓 [5 ]
袁仁茂 [1 ]
郭婷婷 [1 ]
谭锡斌 [1 ]
安艳芬 [1 ]
孙鑫喆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2] 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地球科学院
[3] 河北省地震局
[4]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5] 上海地震局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地表破裂带; 断层分段; 级联破裂; 龙门山冲断裂带;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73 [地震观测];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2008年5月12日,汶川Mw7.9级地震在青藏高原东缘沿龙门山逆冲断裂带中段形成了两条NE向和一条NW向逆冲走滑型地表破裂。依据同震地表陡坎形态特征,将其分为8种类型:逆断层陡坎、上盘垮塌陡坎、挤压推覆陡坎、右旋挤压推覆陡坎、断层相关褶皱陡坎、后冲挤压陡坎、上冲叠覆陡坎和局部正断层陡坎。汶川地震所形成的同震地表破裂主要由以逆冲为主的映秀破裂段和兼具逆冲、右旋走滑的北川破裂段两部分组成,这两个破裂段分别对应于Mw7.8与Mw7.6级地震事件;它们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分别对应于Mw7.5、Mw7.7、Mw7.0和Mw7.5等4个次级事件的4个次级破裂段。这些次级破裂段的级联破裂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汶川地震的持续时间长达110 s。余震震源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发震断层的倾角随深度的增加而变缓,且从西南向北东逐渐变陡可以用来解释走滑分量增加的成因。此次大地震还表明,沿青藏高原东缘地形抬高的主要驱动力可能是地壳挤压缩短,而不一定是下地壳物质流动和膨胀引起上地壳的隆升。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汶川8.0级地震地表变形局部化样式与建筑物破坏特征关系初步研究 [J].
于贵华 ;
徐锡伟 ;
陈桂华 ;
郭婷婷 ;
谭锡斌 ;
杨虎 ;
高翔 ;
安艳芬 ;
袁仁茂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12) :3027-3041
[2]  
Deep Background of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the Upper Crust Structure beneath the Longmen Shan and Adjacent Areas[J]. LI Qiusheng~(1,2),GAO Rui~(1,2,*),WANG Haiyan~(1,2),ZHANG Jisheng~(1,2),LU Zhanwu~(1,2), LI Pengwu~(1,2),GUAN Ye~(1,2) and HE Rizheng~(1,2) 1 Lithosphere Research Centre,Institute of Geology,CAGS,Beijing 100037,China 2 Eearthprobe and Geodynamics Open Laboratory of CAGS,Beijing 100037,China.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9(04)
[3]  
Parameters of Coseismic Reverse- and Oblique-Slip Surface Ruptures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Eastern Tibetan Plateau[J]. XU Xiwei~1,YU Guihua~(1,*),CHEN Guihua~1,RAN Yongkang~1,LI Chenxia~1, CHEN Yuegau~2 and CHANG Chungpai~3 1 Institute of Geology,China Eathquake Administrative,Beijing 100029 2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Taipei 3 Center for Space and Remote Sensing Research,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Jhongli,Taipei.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9(04
[4]   汶川Ms8.0地震: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结构的初步研究 [J].
刘启元 ;
李昱 ;
陈九辉 ;
郭飚 ;
李顺成 ;
王峻 ;
张绪奇 ;
齐少华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2) :309-319
[5]   2008年汶川大地震震源机制的时空变化 [J].
张勇 ;
许力生 ;
陈运泰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2) :379-389
[6]   利用阿拉斯加台阵资料分析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破裂过程 [J].
杜海林 ;
许力生 ;
陈运泰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2) :372-378
[7]   汶川MS8.0特大地震破坏特征初步研究 [J].
李志强 ;
袁一凡 ;
李晓丽 ;
张勤 ;
代博洋 ;
叶友清 ;
戈培峰 ;
曾杰 .
地震地质, 2008, 30 (04) :855-876
[8]   映秀-北川断裂的地表破裂与变形特征 [J].
李勇 ;
周荣军 ;
Alexander LDENSMORE ;
闫亮 ;
Nicholas RICHARDSON ;
董顺利 ;
Michael AELLIS ;
张毅 ;
何玉林 ;
陈浩 ;
乔宝成 ;
马博琳 .
地质学报, 2008, 82 (12) :1688-1706
[9]   四川汶川MS8.0大地震地表破裂带的遥感影像解析 [J].
付碧宏 ;
时丕龙 ;
张之武 .
地质学报, 2008, 82 (12) :1679-1687
[10]   汶川地震(MS8.0)地表破裂及其同震右旋斜向逆冲作用 [J].
李海兵 ;
付小方 ;
Jrme VAN DER WOERD ;
司家亮 ;
王宗秀 ;
侯立玮 ;
邱祝礼 ;
李宁 ;
吴富峣 ;
许志琴 ;
Paul TAPPONNIER .
地质学报, 2008, 82 (12) :1623-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