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2个地理群体杂交子代的杂种优势和遗传变异
被引:22
作者:
王爱民
[1
,2
]
王嫣
[2
]
顾志峰
[2
]
黎明
[2
]
石耀华
[2
]
李思发
[1
]
机构:
[1]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马氏珠母贝;
地理种群;
杂种优势;
遗传变异;
微卫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马氏珠母贝的印度群体(II0)和三亚群体(SS0)的2×2双列式杂交获得了4组子代,II1(II0♀×II0♂)、IS1(II0♀×SS0♂)、SI1(SS0♀×II0♂)和SS1(SS0♀×SS0♂);分析表明,杂交组子代IS1和SI1在壳高、壳长、绞合线长、壳宽、壳重上都表现出杂种优势;IS1在壳宽指数上表现出杂种优势,而在总重和壳重指数上未表现杂种优势;SI1在总重和壳宽指数上表现出杂种优势,而在壳重指数上未表现杂种优势;SI1在壳高、壳长、绞合线长和壳重上的杂种优势较IS1高,差异极显著(P<0.01),而IS1在壳宽上的杂种优势较SI1高,差异极显著(P<0.01)。应用6个微卫星位点分析4个组合子代的平均FST值为0.357,表明4个组合子代间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和较高的分化水平;平均等位基因数依次为SI1(6.17)>IS1(6.00)>II1(5.00)>SS1(4.67),等位基因丰度依次为SI1(5.34)>IS1(5.04)>II1(4.47)>SS1(4.55),期望杂合度(He)依次为IS1(0.55)>SI1(0.54)>SS1(0.44)>II1(0.42),观察杂合度(Ho)依次为SI1(0.52)>IS1(0.46)>SS1(0.35)>II1(0.29),杂交子代的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高于自繁子代,杂交增加了杂交子代的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杂种优势与杂合度和遗传多样性增加直接相关;综合考虑杂种优势与遗传变异的结果,确定三亚野生群体♀×印度养殖群体♂杂交组合作为"珍珠贝育种规划POBs"的主要育种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7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