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滑脱构造研究

被引:21
作者
李理 [1 ]
钟大赉 [2 ]
杨长春 [2 ]
时秀朋 [1 ]
宫红波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滑脱构造; 油气; 济阳坳陷; 渤海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地震剖面、钻井资料和油田开发资料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地层、构造变形和岩石物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南缘和东北部存在滑脱构造,滑脱构造主要沿古生界/太古宇不整合面、石炭系/奥陶系假整合面发育,在古生界内部和新生界也有显示.滑脱构造面是一个断层破碎带,发育碎裂岩和褶皱.构造破碎带附近古生界(石炭系)底部和太古宇(奥陶系)顶部出现破碎带,表现为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带.视滑动构造强度的不同古生界底部地层可能出现缺失或重复,后者在地震剖面中表现为反射时间明显增大,相应发育滑脱褶皱、堆垛背斜.由于与油气形成的时间相匹配,滑脱构造为潜山油气的储集和运移提供了有效的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是潜山性油气藏形成的重要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521 / 53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1]   廊固凹陷的拆离滑脱构造 [J].
赵红格 ;
刘池洋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315-319
[12]   济阳坳陷大地热流分布特征 [J].
龚育龄 ;
王良书 ;
刘绍文 ;
李成 ;
韩用兵 ;
李华 ;
刘波 ;
蔡进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384-391
[13]   东亚及西太平洋边缘海高分辨率面波层析成像 [J].
朱介寿 ;
曹家敏 ;
蔡学林 ;
严忠琼 ;
曹小林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5) :646-664+756
[14]   东营凹陷潜山成藏条件及成藏规律分析 [J].
范存堂 ;
冯有良 ;
付瑾平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2, (04) :35-37+3
[15]   郯庐断裂带走滑时代的40Ar/39Ar年代学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J].
朱光 ;
宋传中 ;
王道轩 ;
刘国生 ;
徐嘉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3) :250-256
[16]   伸展盆地拆离构造分析及石油地质意义 [J].
郑大海 ;
杨明慧 ;
杨斌谊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0, (04) :14-16+21
[17]   埕岛—胜海潜山带的古岩溶作用 [J].
刘家铎 ;
孟万斌 ;
周文 ;
杜贤樾 ;
郭汝泰 ;
王永诗 ;
林会喜 .
古地理学报, 1999, (04) :79-85
[18]   济阳坳陷构造演化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J].
宗国洪 ;
肖焕钦 ;
李常宝 ;
施央申 ;
王良书 .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3) :275-282
[19]   郯庐断裂带平移年代学研究的进展 [J].
徐嘉炜,朱光,吕培基,郑学信,孙世群 .
安徽地质, 1995, (01) :1-12
[20]   赣西北港口—马坳地区多层滑脱构造的基本特征 [J].
曾佐勋,曹树钊 .
江西地质, 1994, (04) :30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