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30—40ka B.P.暖湿气候事件对川西河谷地质环境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张岳桥
李海龙
李建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
30—40 ka B.P.暖湿气候; 深切河谷; 堵江事件; 川西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P642.2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0814 ;
摘要
青藏高原在末次冰期晚期(30—40 ka B.P.,相当于MIS3a阶段)出现的暖湿气候事件强烈地影响了川西高原东缘河流地质生态环境。表现在深切河谷中普遍发育大型滑坡、泥石流、冲洪积扇体等灾变事件和古堰塞湖沉积。本文重点剖析了岷江上游、大渡河中游大型堵江事件的地形地貌特点、沉积物发育特征、沉积年代学、新构造背景等,同时分析了黄河上游玛曲段大型冲-洪积扇体的沉积特征与时代。结果表明在川西高原东缘深切河谷普遍存在距今30—40 ka时期的堵江事件,而这一时期在黄河上游发生大型冲-洪积事件和黄河袭夺若尔盖古湖事件,二者均与青藏高原末次冰期暖湿事件同步。研究认为这期急剧气温变化增强了河谷侵蚀和卸载能力,而东缘强烈的地震断层活动又触发了突发事件的发生,暖湿气候事件与新构造运动在时空上的耦合共同塑造了晚更新世晚期川西高原东缘深切河谷系统特殊的地质生态环境及其演变。
引用
收藏
页码:481 / 49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青藏高原东缘大渡河中游深切河谷沉积物及其地震地质意义 [J].
李海龙 ;
张岳桥 ;
乔彦松 ;
朱府升 ;
李建华 .
地质通报, 2015, 34 (01) :104-112
[2]   岷江叠溪古堰塞湖沉积物中孢粉特征 [J].
王小群 ;
王兰生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3, 38 (05) :975-982
[3]   岷江叠溪古堰塞湖的研究意义 [J].
王兰生 ;
王小群 ;
许向宁 ;
崔杰 ;
沈军辉 ;
张志龙 .
第四纪研究, 2012, 32 (05) :998-1010
[4]  
Rupture segmentation and slip partitioning of the mid-eastern part of the Kunlun Fault,north Tibetan Plateau[J]. LI ChenXia 1,2,XU XiWei 1,WEN XueZe 3,ZHENG RongZhang 1,CHEN GuiHua 1,YANG Hu 1,AN YanFen 1 GAO Xiang 11 Institute of Geology,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National Center of Active Fault Studies,Beijing 100029,China;2 Lanzhou Seismological Institute of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Lanzhou 730000,China;3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Sichuan Province,Chengdu 610041,China.Science C
[5]   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晚第四纪活动性调查与分析 [J].
张岳桥 ;
李海龙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4) :699-710
[6]   青藏高原东缘南北向河流系统及其伴生古堰塞湖研究 [J].
李海龙 ;
张岳桥 ;
李建华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4) :812-824
[7]   青藏高原东缘叠溪海盆地40~30kaBP高分辨率快速气候变化记录 [J].
张岩 ;
朱利东 ;
杨文光 ;
罗虹 ;
姜琳 ;
何大芳 ;
刘娟 .
地学前缘, 2009, 16 (05) :91-98
[8]   40~30kaBP中国特殊暖湿气候与环境的发现与研究过程的回顾 [J].
施雅风 ;
赵井东 .
冰川冻土, 2009, 31 (01) :1-10
[9]   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及其对汶川地震的控制作用 [J].
张岳桥 ;
杨农 ;
施炜 ;
董树文 .
地质学报, 2008, 82 (12) :1668-1678
[10]   汶川地震(MS8.0)地表破裂及其同震右旋斜向逆冲作用 [J].
李海兵 ;
付小方 ;
Jrme VAN DER WOERD ;
司家亮 ;
王宗秀 ;
侯立玮 ;
邱祝礼 ;
李宁 ;
吴富峣 ;
许志琴 ;
Paul TAPPONNIER .
地质学报, 2008, 82 (12) :1623-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