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缘新构造及其对汶川地震的控制作用

被引:52
作者
张岳桥 [1 ,2 ]
杨农 [1 ,2 ]
施炜 [1 ,2 ]
董树文 [3 ]
机构
[1] 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3] 中国地质科学院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构造地貌格局; 新构造; 龙门山断裂; 汶川地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基于卫星遥感图像解译、地形起伏度分析和地面调查资料,论述了青藏高原东缘构造地貌格局、新构造演化阶段和活动断裂特征,提出青藏高原东缘不同地块在晚新生代时期有序的向东挤出过程,并划分为4个阶段:中新世早期川滇地块向北东挤出、中新世晚期川滇地块的再次强烈向东挤出、上新世至早中更新世时期川青地块的向东挤出、晚更新世以来最新构造变动阶段,青藏高原东缘地貌边界带也经历了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的有规律的迁移过程。基于活动构造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现今GPS测量成果,阐述了东昆仑-岷山-龙门山走滑-逆冲断裂系统的运动学特征。根据地震破裂构造的实地调查,分析了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行为,提出了汶川地震的发震构造模型。研究认为,青藏高原东部地区NW向楔状条块向东运动速度的一半被鲜水河断裂及其北西延伸的构造带所吸收,而龙门山构造带向东运动受阻于四川盆地之下扬子刚性地块,使得龙门山断裂带处在低应变、高应力环境下,因长期应力-应变累积而导致向西陡倾的断裂带突然向东逆冲运动而释放能量。汶川强震发生的深部机理值得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668 / 167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 [J].
徐锡伟 ;
闻学泽 ;
叶建青 ;
马保起 ;
陈杰 ;
周荣军 ;
何宏林 ;
田勤俭 ;
何玉林 ;
王志才 ;
孙昭民 ;
冯希杰 ;
于贵华 ;
陈立春 ;
陈桂华 ;
于慎鄂 ;
冉勇康 ;
李细光 ;
李陈侠 ;
安艳芬 .
地震地质, 2008, (03) :597-629
[2]  
Surface Rupture and Co-seismic Displacement Produced by the Ms 8.0 Wenchuan Earthquake of May 12th,2008,Sichuan,China:Eastwards Growth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J]. DONG Shuwen~1 ZHANG Yueqiao~(1,*) WU Zhenhan~1 YANG Nong~1 MA Yinsheng~1 SHI Wei~1 CHEN Zhengle~1 LONG Changxing~1 AN Meijian~1 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8(05)
[3]   关于汶川地震发震机制 [J].
卢华复 ;
贾东 ;
王良书 ;
王胜利 .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02) :133-138
[4]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锦屏造山带的崛起——大型拆离断层和挤出机制 [J].
许志琴 ;
李化启 ;
侯立炜 ;
付小芳 ;
陈文 ;
曾令森 ;
蔡志慧 ;
陈方远 .
地质通报, 2007, (10) :1262-1276
[5]   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构造 [J].
周荣军 ;
李勇 ;
Alexander L Densmore ;
Michael A Ellis ;
何玉林 ;
王凤林 ;
黎小刚 .
矿物岩石, 2006, (02) :40-51
[6]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晚新生代走滑挤压作用的沉积响应 [J].
李勇 ;
周荣军 ;
Densmore A L ;
Ellis M A ;
黎兵 .
沉积学报, 2006, (02) :153-164
[7]   折多山花岗岩时代、成因及其动力学意义 [J].
刘树文 ;
王宗起 ;
闫全人 ;
李秋根 ;
张德惠 ;
王建国 .
岩石学报, 2006, (02) :343-352
[8]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晚新生代走滑-逆冲作用的地貌标志 [J].
李勇 ;
周荣军 ;
A L Densmore ;
M A Ellis .
第四纪研究, 2006, (01) :40-51
[9]   青藏高原东缘鲜水河断裂与龙门山断裂交会区现今的构造活动 [J].
唐文清 ;
陈智梁 ;
刘宇平 ;
张清志 ;
赵济湘 ;
BCBurchfiel ;
RWKing .
地质通报, 2005, (12) :1169-1172
[10]   西秦岭地区东昆仑-秦岭断裂系晚新生代左旋走滑历史及其向东扩展 [J].
张岳桥 ;
马寅生 ;
杨农 ;
张会平 ;
施炜 .
地球学报, 2005, (0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