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及其治疗

被引:17
作者
刘贵浩
郭丽
机构
[1]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
地震; 儿童; 创伤后应激障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5 [反应性精神障碍];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地震灾害作为一种心理应激源与身心健康的关系早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本文作者在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下,赴四川什邡妇幼保健院进行了为期20d的儿童心理干预,亲身感受到经历地震灾害后的儿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创伤心理应激反应。纵观国内外有关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此类儿童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与治疗,必然会导致长远的负面影响,有的到成年期甚至终生伴有一系列的心理障碍。因此,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儿童及时诊断并实施心理咨询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身赴川进行心理干预的体验对地震后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症状表现及其治疗进行概述。
引用
收藏
页码:649 / 6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地震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策略 [J].
代娟 ;
张定梅 ;
陆家海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 (05) :506-511
[2]   汶川地震异地治疗伤员创伤后应激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关念红 ;
王昆 ;
魏钦令 ;
张晋碚 ;
王厚亮 ;
王继辉 ;
冀二妮 ;
张明 ;
刘海润 ;
王珣 ;
邓永杰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 (04) :361-366
[3]   汶川地震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J].
王相兰 ;
陶炯 ;
温盛霖 ;
甘照宇 ;
李雷俊 ;
郑俩荣 ;
单鸿 ;
张晋碚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 (04) :367-371
[4]   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会心理学危险因素 [J].
张义 ;
党海红 .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8, (02) :186-187+192
[5]   创伤后应激障碍国内研究现状 [J].
王志阳 ;
汤月芬 ;
施慎逊 .
上海精神医学, 2006, (06) :372-374+379
[6]   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与干预策略 [J].
李成齐 .
中国特殊教育 , 2006, (06) :88-91
[7]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二) [J].
王丽颖 ;
杨蕴萍 .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4, (02) :112-115
[8]   PTSD及其危机干预 [J].
秦虹云 ;
季建林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 (09) :614-616
[9]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进展 [J].
刘庆海 ;
王贵山 .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3, (03) :191-192
[10]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学效应和心理康复 [J].
何跃 ;
张洪涛 .
中国临床康复, 2003, (16) :2346-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