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27
作者
贾琨 [1 ,2 ]
杨艳昭 [1 ,2 ,3 ]
封志明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国土资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时空格局; 地域差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F125 [对外经济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201 ; 020105 ;
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下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粮食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生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全球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通过对沿线国家粮食生产数量、结构等方面的深入剖析,揭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近40年来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世界粮食的重要产区,粮食产量占全球比例50%~60%左右,1977-2016年粮食产量呈增长趋势,单产是其粮食总产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1995-2016年人均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但国别差异显著,人粮关系逐步改善,区域粮食保障程度整体增强。(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生产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空间格局相对稳定,中国、印度、俄罗斯是其主要粮食生产国,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粮食产量普遍较高,阿拉伯半岛国家的粮食产量相对较低。(3)稻谷、小麦和玉米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对粮食总产变化的贡献最大,1977-2016年玉米占比不断增加,三大作物区域分布特征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135 / 114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贸易演变趋势及其虚拟耕地资源流量估算 [J].
孙致陆 ;
贾小玲 ;
李先德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1) :24-32+163
[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发展潜力分析 [J].
孙致陆 ;
李先德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1) :32-43+141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粮食生产与贸易的时空格局演变 [J].
封志明 ;
肖池伟 ;
李鹏 .
自然资源学报, 2017, 32 (06) :937-950
[4]   “一带一路”农业战略格局及对策 [J].
李富佳 ;
董锁成 ;
原琳娜 ;
程昊 ;
陈枫 ;
李宇 ;
李泽红 ;
谷莹莹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6) :678-688
[5]   2003—2013年中国粮食增产格局及其贡献因素研究 [J].
封志明 ;
孙通 ;
杨艳昭 .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 (06) :895-907
[6]   2001~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网络分析 [J].
邹嘉龄 ;
刘卫东 .
地理科学, 2016, 36 (11) :1629-1636
[7]   1978-2013年中国粮食主产区“粮-经”关系分析 [J].
刘影 ;
肖池伟 ;
李鹏 ;
姜鲁光 .
资源科学, 2015, 37 (10) :1891-1901
[8]   “一带一路”:中华民族复兴的地缘大战略 [J].
杜德斌 ;
马亚华 .
地理研究, 2015, 34 (06) :1005-1014
[9]   “一带一路”战略的科学内涵与科学问题 [J].
刘卫东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5) :538-544
[10]   1990-2010年中国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潜力的影响 [J].
刘洛 ;
徐新良 ;
刘纪远 ;
陈曦 ;
宁佳 .
地理学报, 2014, 69 (12) :1767-1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