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沿海鮸状黄姑鱼野生种群和人工繁育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11
作者
丁少雄
苏永全
王军
全成干
机构
[1] 厦门大学海洋学系
[2] 厦门大学海洋学系 厦门 厦门大学生物系 厦门
[3] 厦门
[4] 厦门
关键词
鮸状黄姑鱼(Nibea miichthioides); 多态性; RAPD;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 [水产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RAPD技术对鮸状黄姑鱼(Nibea miichthioides)野生种群及人工繁育群体进行了DNA多态性检测。共采用40个随机引物进行扩增,其中35个引物在野生种群和人工繁育群体中都扩增出230个RAPD位点。野生种群和人工繁育群体的多态位点比率P分别为16.5%和15.7%;群体相似系数S为0.954和0.967;Shannon信息指数H0为0.113和0.104;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085和0.083;而两群体间的遗传距离D为0.022。所得结果表明两群体间具有非常相近的亲缘关系,且遗传多样性水平都比较贫乏。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鲂属团头鲂、三角鲂及广东鲂种间遗传关系及种内遗传差异 [J].
李思发 ;
朱泽闻 ;
邹曙明 ;
赵金良 ;
蔡完其 .
动物学报, 2002, (03) :339-345
[2]   野生与养殖鮸状黄姑鱼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同工酶比较 [J].
丁少雄 ;
王军 ;
全成干 ;
苏永全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4) :922-926
[3]   牙鲆和大菱鲆养殖群体的分子标记和遗传变异 [J].
邹曙明 ;
李思发 ;
蔡完其 .
中国水产科学, 2000, (04) :6-9
[4]   日本对虾野生种群和养殖种群遗传结构的RAPD标记研究附视频 [J].
宋林生 ;
相建海 ;
李晨曦 ;
周岭华 ;
刘保忠 ;
刘瑞玉 .
海洋与湖沼, 1999, (03) :261-266
[5]   鮸状黄姑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J].
丁少雄 ;
王军 ;
全成干 ;
苏永全 .
科学通报, 1998, (21) :2294-2299
[6]   福建沿海网箱养殖鮸状黄姑鱼的鉴别 [J].
张其永 ;
洪万树 .
福建水产, 1997, (02) :6-10
[7]  
Combined Assessment of Genetic Variability in Populations of Brown Trout (Salmo trutta L.) Based on Allozymes, Microsatellites, and RAPD Markers[J] . M.E. Cagigas,E. Vazquez,G. Blanco,J.A. Sánchez.Marine Biotechnology . 1999 (3)
[8]  
The theory of genetic distance and evolution of human races[J] . Masatoshi Nei.The Japanese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 197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