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及碳元素分析

被引:8
作者
崔蓉
郭新彪
邓芙蓉
刘红
机构
[1]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多环芳烃; 有机碳; 元素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目的了解大气颗粒物PM2.5与PM10中多环芳烃及有机碳、元素碳的污染特征。方法2006年6月16~18日和6月20~22日于北京市城区设置采样点,采集大气颗粒物PM2.5与PM10,并对其中的17种多环芳烃及有机碳、元素碳进行了分析。结果PM2.5与PM10中多环芳烃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011~2.846和0.013~4.415ng/m3;PM2.5与PM10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8.56,8.75μg/m3和41.14,15.43μg/m3。结论采样时间内,4环和5环多环芳烃是PM2.5与PM10中17种多环芳烃的主要成分;含碳组分在PM2.5与PM10中所占比例相当,碳仍然是2种粒子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431 / 43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的研究 [J].
于国光 ;
王铁冠 ;
吴大鹏 ;
王娟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8, (01) :72-78
[2]   东北某市大气颗粒物质和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浓度及其致突变性 [J].
朴丰源 ;
段志文 ;
张玉敏 ;
崔金山 ;
孙鲜策 ;
杨光 ;
山内彻 .
癌变畸变.突变., 2007, (02) :143-145
[3]   西安市冬季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J].
刘颐亭 ;
邓顺熙 ;
潘华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7, (01) :67-70
[4]   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PAHs)污染特征 [J].
张迪瀚 ;
马永亮 ;
贺克斌 ;
段凤魁 ;
贾英韬 ;
奥田知明 ;
田中茂 .
环境科学, 2006, (07) :1269-1275
[5]   大气PM10与PM2.5的健康效应比较 [J].
高竹 ;
郭新彪 .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06, (01) :52-55
[6]   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分布 [J].
唐小玲 ;
毕新慧 ;
陈颖军 ;
盛国英 ;
傅家谟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1) :104-108
[7]   采暖期大气中不同粒径颗粒物污染及其重金属分布状况 [J].
林治卿 ;
袭著革 ;
杨丹凤 ;
张华山 ;
刘焕亮 ;
张伟 ;
晁福寰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5, (01) :33-34
[8]   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质粒DNA的氧化性损伤 [J].
时宗波 ;
邵龙义 ;
T.P.Jones ;
A.G.Whittaker ;
R.J.Richards ;
张鹏飞 .
科学通报, 2004, (07) :673-678
[9]  
北京冬季PM2.5中元素碳、有机碳的污染特征[J]. 于建华,虞统,杨晓光,时建纲,王欣.环境科学研究. 2004(01)
[10]   沙尘暴PM2.5、PM10对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 [J].
黄雪莲 ;
金昱 ;
郭新彪 ;
王芸 ;
朱彤 ;
胡敏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4, (01) :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