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内过程的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效应物质的发现策略

被引:58
作者
杨秀伟
机构
[1] 北京大学药学院
关键词
中药体内过程; 有效成分; 有效效应物质; 发现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4.1 [化学分析与鉴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其来源以植物药为主,其次是动物药、矿物药,还有小部分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由于中药生物来源的多样性、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化学物质结构的多样性、炮制方法的多样性、代谢途径的多样性以及生物活性的多样性和临床应用的多样性,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蕴涵着许多科学问题。解析这个复杂系统的基础科学问题是其有效成分和有效效应物质的阐明。伴随中药代谢的研究进展和新兴学科代谢组学的出现,形成了“基于体内过程的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效应物质的发现策略”,其将为中药复杂体系的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65 / 3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丹参三七配伍的效应特点与基于效应的新药设计思路 [J].
商洪才 ;
张伯礼 ;
高秀梅 ;
郭利平 ;
潘桂湘 ;
杜嵘 ;
王怡 .
科技导报, 2006, (05) :25-27
[2]   黄酮化合物色谱保留时间与其三维结构的关系研究 [J].
张燕玲 ;
艾路 ;
王耘 ;
乔延江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6, (02) :9-12
[3]   山柰苷的人肠内细菌生物转化研究 [J].
杨秀伟 ;
张建业 ;
徐嵬 ;
李军 ;
张蔚青 .
药学学报, 2005, (08) :717-721
[4]   用于药物吸收研究的消化道定点释放药丸系统研究进展 [J].
皮喜田 ;
彭承琳 ;
郑小林 ;
侯文生 ;
唐伟 ;
樊华 ;
崔建国 ;
刘洪英 .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5, (03) :230-232
[5]   中药实验医学研究中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从肠内细菌生物转化确定中药有效和有毒化学成分 [J].
杨秀伟 .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5, (02) :154-159
[6]   高热对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影响 [J].
赵康峰 ;
赵康虎 ;
蒲小平 ;
杨秀伟 ;
朱玉真 .
职业与健康, 2004, (12) :10-12
[7]   天然药物化学发展的历史性变迁 [J].
杨秀伟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01) :9-11
[8]   七叶树皂苷-Ia的人肠内细菌生物转化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J].
杨秀伟 ;
赵静 ;
崔景荣 ;
郭维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01) :31-35
[9]   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是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的源泉 [J].
杨秀伟 ;
张礼和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 (03) :193-198
[10]   皂甙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J].
谷妍 ;
陈敏伯 ;
董喜城 ;
陈海峰 ;
曾宝珊 ;
冯传莉 ;
俞飙 ;
惠永正 .
化学学报, 2000, (12) :1534-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