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技术研究者采纳意愿影响因素——以技术接受模型为视角

被引:13
作者
王若宸
母咏然
朱学芳
朱庆华
机构
[1]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数字人文; 技术接受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 采纳意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39 [新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3 ; 0303 ;
摘要
数字人文技术为人文学科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推广该类技术的应用对人文学界和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均有积极作用。为探究影响数字人文技术被人文学科研究者接纳的潜在因素,文章以技术接受模型及其扩展为理论基础,通过引入系统质量、社群影响和个体创新三个外界影响因素,建立数字人文技术研究者采纳意愿模型,并收集问卷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提出的假设,探究影响接纳数字人文技术的意愿情况。实证结果表明:系统质量对感知有用性有积极影响,个体创新对感知易用性有积极影响,社群影响对数字人文技术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有积极影响,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对研究者的使用态度均有积极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提出推广数字人文技术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耶鲁大学图书馆的数字人文服务实践 [J].
唐乐 .
图书馆论坛, 2019, 39 (06) :10-18
[2]   数字人文研究的图书馆学方法:书目控制与文献循证 [J].
刘炜 ;
林海青 ;
夏翠娟 .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8, 36 (05) :116-123
[3]   从创客空间到数字人文场所:亚利桑那大学图书馆iSpace建设研究 [J].
杨鹤林 ;
李宾 ;
朱前东 .
图书与情报 , 2018, (03) :56-62
[4]   基于隐私计算理论的移动社交用户信息披露意愿实证研究——以微信为例 [J].
张玥 ;
孙霄凌 ;
陆佳莹 ;
朱庆华 .
图书与情报, 2018, (03) :90-97
[5]  
数字人文与智慧数据[J]. 王晓光.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8(02)
[6]  
数字人文与智慧数据[J]. 王晓光.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8 (02)
[7]   面向数字人文的馆藏资源可视化研究 [J].
张卫东 ;
左娜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8, 41 (09) :102-107
[8]   面向数字人文的图像语义描述模型研究 [J].
曾子明 ;
周知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8, 41 (01) :116-121
[9]   图档博领域的智慧数据及其在数字人文研究中的角色 [J].
曾蕾 ;
王晓光 ;
范炜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8, 44 (01) :17-34
[10]   图书馆数字人文架构与策略研究 [J].
蒋萌 .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7, (11) :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