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根霉乙醇脱氢酶(ADH)突变菌株的诱变选育

被引:9
作者
郑志
姜绍通
罗水忠
李兴江
马林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关键词
米根霉; ADH; L-乳酸; 乙醇; 生物量;
D O 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007.01.006
中图分类号
TQ920.1 [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1703 ; 082203 ;
摘要
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过程中,由于丙酮酸在丙酮酸脱羧酶、乙醇脱氢酶(ADH)催化下生成乙醇,使得丙酮酸向乳酸转化的流量减少。采用亚硝基胍(NTG)诱变米根霉AS3.3462孢子液,诱变剂量为0.15 mg/ mL时,致死率为70%~80%。在含丙烯醇的YPD筛选培养基上筛选获得两株ADH活力降低的突变株mut-1和mut-2,检测突变株mut-1和mut-2的最大ADH活力分别为35.67和43.09U/mL,是原始菌株的41.63%和50.29%。发酵72h后,原始菌株的乙醇与乳酸浓度分别为28.9g/L和40.31g/L,而mut-1和mut-2突变株的乙醇产量分别为4.87g/L和6.56g/L,乳酸产量为54.45g/L和44.07g/L。在相同的发酵条件下,米根霉ADH突变株mut-1和mut-2对还原糖的利用速率高于出发菌株,其生物量积累亦高于出发菌株。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米根霉乙醇脱氢酶突变株的筛选及其锌镁离子的调控研究 [J].
潘丽军 ;
付萍 ;
郑志 ;
罗水忠 ;
姜绍通 .
微生物学报, 2006, (04) :586-590
[2]   EDTA定钙法测定发酵液中乳酸含量的探讨 [J].
郑志 ;
姜绍通 ;
潘丽军 .
食品科学, 2003, (03) :102-105
[3]   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研究进展 [J].
白冬梅 ;
赵学明 ;
李鑫钢 ;
徐世民 .
现代化工, 2002, (06) :9-13
[4]   L-乳酸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J].
乔长晟 ;
汤凤霞 ;
苏建宇 ;
朱晓红 .
食品工业科技, 2002, (02) :35-38
[5]   L-乳酸研究综述 [J].
曹本昌 ;
徐建林 .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3, (03) :56-61
[6]  
国内外发酵工业的现状与展望——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J]. 工业微生物. 1975 (08)
[7]  
有机酸发酵工艺学[M]. 轻工业出版社 , 金其荣等编著, 1989
[8]  
工业发酵分析[M]. 轻工业出版社 , 天津轻工业学院 编著, 1980
[9]   Production of L-lactic acid by Rhizopus oryzae under oxygen limiting conditions [J].
Skory, CD ;
Freer, SN ;
Bothast, RJ .
BIOTECHNOLOGY LETTERS, 1998, 20 (02) :19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