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语的法律表达——基于《关于菲律宾共和国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的思考

被引:11
作者
何志鹏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中国; 话语; 法律; 国际法; 表达;
D O I
10.15886/j.cnki.hnus.2015.02.002
中图分类号
D823 [边界问题]; D994 [平时国际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当前,国际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表达自身利益和意愿的通用语言,中国能否高水平地使用这套法律语言表达自身的关切和意志,直接关乎中国的实力和崛起可能。从纵向的历史比较而言,中国政府发布的《关于菲律宾共和国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可以被视为用法律的话语表达中国立场意识最明确、观点最鲜明、水平最高的里程碑式的文件。这份《立场文件》中既能清晰地看到中国所取得的进步,也可发现仍然存在的不足,彰显出进一步提升话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为此需要在理论研究、信息披露、教育提升、实践支撑几个方面进一步做出持续而扎实的努力。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走向国际法的强国 [J].
何志鹏 .
当代法学, 2015, 29 (01) :148-160
[3]   南海问题的政策及国际法制度的演进 [J].
金永明 .
当代法学, 2014, 28 (03) :18-26
[4]   菲律宾南海政策中的美国因素 [J].
鞠海龙 .
国际问题研究, 2013, (03) :58-69
[5]   南海U形线的法律属性及在划界中地位问题 [J].
张卫彬 .
当代法学, 2013, 27 (02) :130-138
[6]   国际法视角下的中日钓鱼岛领土主权纷争 [J].
管建强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12) :123-137+208
[7]   法律视角下的“南海争端”——含义与解决的技术性建议 [J].
宋杰 .
当代法学, 2012, 26 (04) :10-16
[8]   IRAC方法及其逻辑辩护 [J].
熊明辉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06) :52-57
[9]  
国际法史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杨泽伟, 2010
[10]  
国际法[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周鲠生,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