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提取茶树菇可溶性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

被引:9
作者
林启训
邱蕊
毛延妮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关键词
茶树菇; 超声提取; 可溶性糖; 因素分析; 参数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46 [菌类(食用菌)];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提取温度和时间及超声波输入功率对茶树菇可溶性糖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原料粒度、相同料水比的条件下,温度和时间对提取量的影响较大,提取量随超声波输入功率的增大而提高.超声提取茶树菇可溶性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35 m in,超声波输入功率100 W.
引用
收藏
页码:306 / 30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J].
陈旋 ;
张翼 ;
张剑波 .
中国新药杂志, 2007, (13) :1000-1005
[2]   超声提取植物有效成分的动力学研究 [J].
全学军 ;
王万能 ;
陆天健 .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2005, (04) :320-326
[3]   超声场强化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动力学模型 [J].
黄可龙 ;
李进飞 ;
刘素琴 .
化工学报, 2004, (04) :646-648
[4]   食药用真菌多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J].
秦俊哲 ;
陈明 ;
陈合 ;
吕嘉枥 .
中国食用菌, 2004, (02) :6-9
[5]   真菌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J].
陈红菊 ;
焦红梅 ;
申厚凤 ;
李国才 ;
刘鑫 ;
胡浩 .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3, (03) :268-270
[6]   柱状田头菇的栽培及生物化学研究概况 [J].
许旭萍 ;
佘晨兴 ;
李惠珍 ;
谢华玲 ;
陈接锋 .
药物生物技术, 2003, (02) :117-120
[7]   非溶蚀型药物体系的释放动力学新模型──Fick第一扩散定律的修正及其应用 [J].
林亚平 ;
卢维伦 .
药学学报, 1997, (11) :70-74
[8]   超声场对化工分离过程的强化 [J].
秦炜 ;
原永辉 ;
戴猷元 .
化工进展, 1995, (01) :1-5
[9]   超声在生物技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J].
冯若,赵逸云,李化茂,王进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94, (06) :500-503+562
[10]   药用真菌中生物活性多糖的研究进展 [J].
章灵华 ;
肖培根 .
中草药, 1992, 23 (02) :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