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赤峰南部楼子店韧性剪切带应变与剪切作用类型

被引:18
作者
王新社 [1 ]
郑亚东 [2 ]
王涛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 应变轨迹; 运动学涡度; 剪切作用类型; 赤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赤峰南部楼子店韧性剪切带北东-南西向,低-中角度倾向南东.韧性剪切带主要为花岗质糜棱岩,向上依次逐渐变为绿泥石化糜棱岩带、微角砾岩带、脆性断层面及断层泥带,这些带具有相似的面理产状,但相关线状构造产状及运动学标志存在明显差异.基于长石碎斑进行的Fry法有限应变测量得出,初糜棱岩对数付林参数、罗德参数和应变强度系数分别为1.25~3.30,-0.535~-0.112和0.41~0.75,付林图解及霍赛克图解上处于视收缩应变区;糜棱岩对应的参数分别为0.99~1.43,-0.176~-0.004和0.63~0.82,付林图解及霍赛克图解上处于靠近平面应变的视收缩应变区.极莫尔圆法、双曲线法、斜交面理法三种方法求得初糜棱岩和糜棱岩的运动学涡度在0.67~0.95之间,变形为单剪为主的一般剪切变形.有限应变和运动学涡度综合分析表明在韧性变形的初始阶段,变形为加长剪切,产生了L构造岩;随着剪切带的抬升和应变的积累,变形逐渐变为加长-减薄剪切,形成L-S构造岩.这些剪切作用类型只能形成a(平行剪切)线理/ab(平行剪切)面理的应变相,递进变形过程中线理不会发生90°转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内蒙赤峰南部楼子店拆离断层系绿泥石化带的形成时代 [J].
王新社 ;
郑亚东 ;
刘玉琳 ;
Ritts Bradley ;
Friedman Scott .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07) :902-906
[2]   楼子店变质核杂岩韧性变形作用的40Ar/39Ar年代学约束 [J].
王新社 ;
郑亚东 .
地质论评, 2005, (05) :96-104
[3]   中蒙边界区中生代推覆构造与伸展垮塌作用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J].
郑亚东 ;
王涛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4) :291-303
[4]   燕山板内造山带中段中生代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 [J].
张长厚 ;
吴淦国 ;
徐德斌 ;
王根厚 ;
孙卫华 .
地质通报, 2004, (Z2) :864-875
[5]   辽西医巫闾山地区瓦子峪变质核杂岩的厘定(英文) [J].
Brian J. DARBY ;
Gregory A. DAVIS ;
ZHANG Xiao-hui ;
WU Fu-yuan ;
Simon WILDE ;
YANG Jin-hui .
地学前缘, 2004, (03) :145-155
[6]   辽西医巫闾山地区中生代两期韧性变形的研究 [J].
张宏 ;
王五力 ;
李之彤 ;
杨芳林 ;
张立君 ;
郑少林 .
世界地质, 2004, (03) :213-220
[7]   辽西凌源—北票断裂带有限应变分析及其意义 [J].
王文武 ;
武广 ;
王宏博 .
地质与资源, 2004, (02) :75-79+102
[8]   利用变形花岗岩体中的长石矿物进行有限应变测量初探 [J].
王云斌 ;
梁明宏 ;
霍勤知 ;
魏振伟 .
西北地质, 2004, (02) :19-24
[9]   内蒙赤峰地区若干主干断裂带的构造热年代学 [J].
刘伟 ;
杨进辉 ;
李潮峰 .
岩石学报, 2003, (04) :717-728
[10]   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的关键时限 [J].
翟明国 ;
朱日祥 ;
刘建明 ;
孟庆任 ;
侯泉林 ;
胡圣标 ;
李忠 ;
张宏福 ;
刘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0) :91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