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杂交稻再生稻和主季稻源库关系比较

被引:6
作者
朱校奇 [1 ,2 ]
邓启云 [2 ,3 ]
陈春光 [2 ]
龙世平 [1 ]
尹文雅 [1 ]
庄文 [3 ]
机构
[1]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2] 中南大学研究生院隆平分院
[3]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 再生稻; 主季稻; 源库特征;
D O I
10.13321/j.cnki.subtrop.agric.res.2009.02.006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同期抽穗的再生稻与主季稻源库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库特性方面:再生稻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显著少于主季稻;再生稻的每穗粒数仅相当于主季稻的1/3-1/2。源特性方面:主季稻的LAI为再生稻的6-7倍;再生稻光合速率较主季稻高。流特性方面:再生稻成熟期单株总干重为主季稻的25%-35%;无论是主季稻还是再生稻,超级杂交稻组合的茎鞘物质输出率均高于对照汕优63;主季稻及再生稻的茎鞘物质输出率与成熟期单株总干重呈正相关。源库关系方面:再生稻的粒叶比是主季稻的2-3倍;主季稻属增库增产型,而再生稻属源库互作型,且增源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头季稻-再生稻”示范表现及关键技术 [J].
朱校奇 ;
邓启长 ;
李杰 ;
邓启云 .
中国稻米, 2007, (04) :53-55
[2]   再生稻源库关系研究现状与展望 [J].
刘爱中 ;
邹冬生 ;
周文新 ;
梁养贤 ;
刘飞 .
河北农业科学, 2007, (02) :1-4
[3]   “超级稻—再生稻”模式在江西的应用效益及关键技术初步研究 [J].
彭春瑞 ;
涂田华 ;
邱才飞 ;
周国华 .
杂交水稻, 2006, (06) :56-58
[4]   福建省再生稻研究现状与展望 [J].
朱鸿 ;
陈鸿飞 .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6, (03) :170-175
[5]   杂交稻新组合再生稻头季及再生季源库特征分析 [J].
易镇邪 ;
屠乃美 ;
陈平平 .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3) :243-248
[6]   杂交水稻“头季稻+再生稻”栽培模式研究及优势分析 [J].
张瑞祥 ;
刘海平 ;
张红林 ;
李土明 ;
刘跃青 .
江西农业学报, 2002, (01) :1-5
[7]   南方稻区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 [J].
熊洪 ;
冉茂林 ;
徐富贤 ;
洪松 .
作物学报, 2000, (03) :297-304
[8]   再生稻几个生态生理问题的研究 [J].
唐祖荫 ;
张征兰 .
湖北农业科学, 1991, (05)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