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冬季积雪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北极涛动的关系

被引:19
作者
覃郑婕 [1 ]
侯书贵 [1 ]
王叶堂 [2 ]
庞洪喜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积雪; 北极涛动; 时空变化; 青藏高原; MOD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35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青藏高原积雪不仅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而且对亚洲季风区乃至全球气候具有显著影响。利用2002-2014年MODIS积雪覆盖范围产品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采用气候统计诊断方法探究了青藏高原冬季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北极涛动(AO)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原冬季积雪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高原西部和东南部多雪,中部和北部少雪,东部积雪年际变化大,西部多雪区积雪较为稳定。(2)高原冬季积雪EOF分解第一模态具有东—西反位相变化特征,当高原东部积雪偏多(少)时,西部积雪偏少(多)。(3)该模态与AO密切相关。AO正位相时,东亚大槽减弱,南支槽加深东移,西太平洋副高加强使得更多暖湿气流到达高原,有利于高原东部降雪,而高原西南侧阿拉伯海附近存在反气旋异常,使得阿拉伯海的水汽不易抬升进入高原西部,高原西部盛行干燥的下沉气流异常,造成少雪的环流背景,且地表温度偏高不利于积雪维持,从而导致高原西部积雪的减少;AO负位相时,东亚大槽增强使得冬季风加强,高原东部受来自西北的干冷气流控制,不利于降雪产生,高原西南侧出现气旋异常,促使来自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输送至高原西部,与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相遇,营造多雪的环流背景。
引用
收藏
页码:743 / 75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黄土高原地区NDVI与气候因子空间尺度依存性及非平稳性研究 [J].
王宇航 ;
赵鸣飞 ;
康慕谊 ;
左婉怡 .
地理研究, 2016, 35 (03) :493-503
[2]   青藏高原气温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生态意义 [J].
姚永慧 ;
张百平 .
地理研究, 2015, 34 (11) :2084-2094
[3]   中国冬季积雪变异及其与北极涛动的联系 [J].
张若楠 ;
张人禾 ;
左志燕 .
大气科学, 2015, 39 (03) :634-642
[4]   2003-2010年青藏高原积雪及雪水当量的时空变化 [J].
孙燕华 ;
黄晓东 ;
王玮 ;
冯琦胜 ;
李红星 ;
梁天刚 .
冰川冻土, 2014, 36 (06) :1337-1344
[5]   卫星遥感西藏高原积雪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J].
白淑英 ;
史建桥 ;
沈渭寿 ;
高吉喜 ;
张学成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4, (06) :954-962
[6]   冰冻圈变化及其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J].
秦大河 ;
周波涛 ;
效存德 .
气象学报, 2014, 72 (05) :869-879
[7]   近50年青藏高原东部冬季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 [J].
胡豪然 ;
梁玲 .
地理学报, 2013, 68 (11) :1493-1503
[8]   基于HJ-1数据的木孜塔格峰地区雪深时空变化 [J].
吴红波 ;
贺建桥 ;
郭忠明 ;
毛瑞娟 ;
吴玉伟 .
地理研究, 2013, 32 (10) :1782-1791
[9]   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概论 [J].
丁永建 ;
效存德 .
地球科学进展, 2013, 28 (10) :1067-1076
[10]   基于MODIS的长江源近10年积雪反照率时空分布及动态变化 [J].
吴雪娇 ;
鲁安新 ;
王丽红 ;
张华伟 .
地理科学, 2013, 33 (03) :371-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