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

被引:45
作者
王玉萍 [1 ]
王晓鸣 [2 ]
马青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陕西省农业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
关键词
玉米大斑病菌; 生理小种; 变异;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07.02.031
中图分类号
S435.13 [玉米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采用常规鉴别寄主鉴定技术,分析采自2005年和2006年我国10省份的100份玉米大斑病病菌分离物的致病性变异。鉴定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5个类型的生理小种,0、1、2、3、N、12、13、1N、23、2N、3N、12N、123N、123、23N;我国玉米大斑病菌的小种组成在继续变化之中,在全国范围内已无优势小种的存在;1、0号生理小种虽然是主要小种类群,但所占比例也仅有约20%,生理小种组成趋于多元化;北方地区小种的毒力组成较南方地区复杂,且毒力更强,不仅有能够克服单抗性基因的小种,而且有能够克服4个抗性基因几乎所有组合类型的小种。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玉米病害发生现状与推广品种抗性对未来病害发展的影响 [J].
王晓鸣 ;
晋齐鸣 ;
石洁 ;
王作英 ;
李晓 .
植物病理学报, 2006, (01) :1-11
[2]   玉米大斑病菌的生理小种及交配型测定 [J].
孙淑琴 ;
温雷蕾 ;
董金皋 .
玉米科学, 2005, (04) :112-113+123
[3]   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 [J].
李春霞 ;
苏俊 ;
龚士琛 ;
宋锡章 ;
闫淑琴 ;
李国良 ;
扈光辉 ;
王明泉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4, (01) :16-18
[4]   中国2001年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J].
桂秀梅 ;
董金皋 ;
侯晓强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4) :11-13+17
[5]   黑龙江省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研究 [J].
李春霞 ;
苏俊 ;
龚士琛 ;
宋锡章 ;
李国良 ;
扈光辉 .
玉米科学, 2000, (02) :89-91
[6]   玉米大斑病生理小种组成变异研究 [J].
李晓 ;
杨晓蓉 ;
何文凤 ;
杨家秀 ;
杨远明 ;
程萌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1) :37-39
[7]   中国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及新命名法的初步研究 [J].
刘国胜 ;
董金皋 ;
邓福友 ;
郭爱国 ;
张凤国 ;
臧漫辉 .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04) :18-23
[8]   河北省玉米大斑病病菌小种生理分化研究 [J].
刘爱国,张成和 .
玉米科学, 1995, (S1) :12-15
[9]   “八五”期间玉米大斑病病菌生理小种研究结果 [J].
姜晶春,潘顺法,晋齐鸣 .
玉米科学, 1995, (S1) :19-20+31
[10]   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初报 [J].
李林 .
山东农业科学, 1995, (02) :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