恪守与突破:70年高校考试招生发展的中国道路

被引:14
作者
郑若玲
庞颖
机构
[1]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70年; 高校考试招生; 中国模式; 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7.32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70年来,中国高考以厚重的历史与文化为逻辑起点,以为国为民的责任担当为价值取向,以恪守公平的形式变革为基本底线,以追求科学的内容变革为不懈突破,在演进历程中,有恪守亦有突破,最终形成了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中国模式。中国高考必须要平衡相关主体的权益问题、辨析高考的属性问题、关注教育评价体系及其导向作用、直面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问题。中国高考改革,也要立足中国国情、聚焦中国问题、完善中国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从困境中突围、在改革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教育公平与重点高校招生名额分配——基于国内39所“985”高校招生计划的实证研究 [J].
许长青 ;
梅国帅 ;
周丽萍 .
教育与经济, 2018, (02) :10-17
[2]   再论高考的教育功能——侧重“高考指挥棒”的分析 [J].
郑若玲 ;
宋莉莉 ;
徐恩煊 .
全球教育展望, 2018, (02) :105-115
[3]   我国一流大学的入学机会及其地区差异:2008-2015 [J].
曹妍 ;
张瑞娟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 34 (04) :52-65+118
[4]   我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制度逻辑分析 [J].
阎凤桥 .
中国高教研究, 2016, (11) :46-50
[5]   中国高质量大学入学机会和招生偏好研究——以“211”高校为例 [J].
张小萍 ;
张良 .
高等教育研究 , 2015, (07) :28-35
[6]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的历史变迁与当代意蕴 [J].
张德祥 ;
林杰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 (11) :3-8
[7]   大规模高利害考试之负面后效——以科举、高考为例 [J].
郑若玲 ;
陈为峰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52 (01) :147-154
[8]   高考公平的忧思与求索 [J].
郑若玲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0, 8 (02) :14-29+187
[9]   高考命题公正的现实困境与两难选择 [J].
王后雄 .
教育研究, 2008, (08) :24-31
[10]   高考的社会功能 [J].
郑若玲 .
现代大学教育, 2007, (03) :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