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众筹的国外立法框架比较与我国本土化路径安排

被引:11
作者
杨硕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证券法; JOBS法案; 股权众筹; 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 初创企业融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87 [证券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我国股权众筹的官方监管倾向于采用《JOBS法案》中公募与私募的二分法模式。但这种基于投资者成熟度进行的划分,将导致部分以实体项目为主的股权众筹平台(人人投)出现定位障碍。采用公募股权众筹、O2O型公募股权众筹以及私募股权众筹的三分法立法框架更加符合我国股权众筹市场实际需求。其中,公募股权众筹可以依循《JOBS法案》的逻辑进行规制;O2O型公募股权众筹则是效仿英国AIM经验,以回应我国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发展政策的要求;私募股权众筹应从公开宣传、信息披露以及合格投资者三个主要方面,对《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的规则进行修正。
引用
收藏
页码:158 / 16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证券法律评论.[M].郭锋.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
[2]   论我国互联网金融投资者准入法律制度 [J].
武长海 .
政法论丛, 2016, (04) :95-102
[3]   抑制环境下互联网金融刑事风险分析 [J].
商玉玺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6, (02) :67-73
[4]   股权众筹信息披露制度悖论下的投资者保护路径构建 [J].
傅穹 ;
杨硕 .
社会科学研究, 2016, (02) :77-83
[5]   贵阳建设众筹之都的优势与原则 [J].
杨东 .
当代贵州, 2015, (39) :20-21
[6]   论私募股权众筹中公开宣传规则的调整路径——兼评《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 [J].
刘明 .
法学家, 2015, (05) :95-104+178
[7]   股权众筹的法律构建 [J].
彭冰 .
财经法学, 2015, (03) :5-14
[8]  
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我国证券私募监管法律制度研究.[J].郑坤山;.证券法苑.2014, 03
[9]  
证券法上的安全港及其制度价值——以前瞻性信息披露为例.[J].魏俊;.证券法苑.2014, 03
[10]  
美国私募股权电子融资平台运作模式、监管及启示.[J].肖百灵;.金融法苑.201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