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遂犯是危险犯”命题否定论

被引:8
作者
张志钢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
关键词
未遂犯; 危险犯; 不能未遂; 客观未遂论; 计划的危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1 [总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未遂犯是危险犯"命题为客观未遂论的当然推论。然而,无论把未遂犯视为具体危险犯还是抽象危险犯,都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未遂犯中的危险和危险犯中的危险并不相同,未遂犯中的危险判断不应也无需绑定在危险犯中的危险上。侧重于法益侵害主观倾向的未遂犯属于计划犯,侧重于法益侵害客观倾向的危险犯是客观危险创设犯,两者是并列关系。所以未遂犯不是危险犯:既非抽象危险犯,也非具体危险犯。否定未遂犯是危险犯,也就否定了纯粹的客观未遂论。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德国未遂理论的流变及其启示 [J].
张志钢 .
环球法律评论, 2016, 38 (03) :157-180
[3]   韩国刑法不能犯之探究——以韩国刑法第27条为核心 [J].
郑军男 ;
王茜 .
当代法学, 2013, 27 (01) :83-90
[4]   论实行的着手与不法的成立根据 [J].
劳东燕 .
中外法学, 2011, 23 (06) :1237-1259
[5]   论《刑法》第133条之1的规范目的及其适用 [J].
冯军 .
中国法学, 2011, (05) :138-158
[6]   客观未遂论的滥觞——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J].
陈兴良 .
法学家, 2011, (04) :45-64+177
[7]   刑法未遂理论在德国的发展 [J].
托马斯·魏根特 ;
樊文 .
法学家, 2006, (04) :142-151
[8]   二十一世纪第四次(总第十次)中日刑事法学术研讨会综述 [J].
李綦通 ;
王勇 .
当代法学, 2005, (06) :153-155
[9]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M] 张明楷;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10]  
刑法总论[M] (日) 山口厚;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