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定河流域的人工沉积汇及其对泥沙输移比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许炯心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沉积汇; 泥沙输移比; 泥沙收支平衡; 无定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依据1956~1996年的资料,计算出了无定河流域历年的人工沉积汇、侵蚀量、泥沙输移比,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并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统计关系,揭示了无定河流域人工沉积汇对泥沙输移比的影响。研究表明,无定河流域侵蚀量和产沙量有明显的减小趋势;人工沉积汇先是增大,达到峰值后再减小;泥沙输移比先减小而后增大。这说明,无定河泥沙输移比的时间变化趋势,主要受人工沉积汇的控制。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表明,坝地面积增大对流域泥沙输移比减小的贡献最大;地表径流系数减小对流域泥沙输移比减小的贡献居第二位;在3个降水因子中,最大30日降水的贡献最大,汛期降水次之,最大1日降水再次之。在坡面措施和沟道措施中,沟道措施对流域泥沙输移比减小的影响要大于坡面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397 / 40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我国流域泥沙输移比研究进展 [J].
王玲玲 ;
姚文艺 ;
刘兰玉 ;
李勉 .
人民黄河, 2008, (09) :36-37+45
[2]   岔巴沟流域泥沙输移比时空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刘纪根 ;
蔡强国 ;
张平仓 .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5) :6-10
[3]   黄河中游的侵蚀环境与植被恢复前景 [J].
陈浩 ;
方海燕 ;
蔡强国 ;
周金星 ;
黄鑫 .
地理研究, 2007, (04) :735-744+858
[4]   无定河流域不同地貌区水沙过程对比 [J].
王随继 .
地理研究, 2007, (03) :508-517
[5]   风力侵蚀对无定河流域产沙作用定量分析 [J].
师长兴 .
地理研究, 2006, (02) :285-293
[6]   泥沙输移比影响因子及其关系模型研究现状与评述 [J].
蔡强国 ;
范昊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5) :1-9
[7]   应用分形原理建立小流域泥沙输移比模型 [J].
孙厚才 ;
李青云 .
人民长江, 2004, (03) :12-13+21
[8]   水土保持措施对流域泥沙输移比的影响 [J].
许炯心 ;
孙季 .
水科学进展, 2004, (01) :29-34
[9]   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高含沙水流的影响 [J].
许炯心 .
地理科学, 2002, (03) :294-299
[10]   泥沙输移比问题的分析研究 [J].
王协康 ;
敖汝庄 ;
喻国良 ;
方铎 .
四川水力发电, 1999, (02) :18-22+6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