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闽地区华夏地块新元古代变沉积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7
作者
靳松 [1 ,2 ]
张利 [1 ,3 ]
钟增球 [1 ]
周汉文 [1 ]
向华 [1 ,3 ]
曾雯 [1 ]
刘锐 [1 ]
吕新前 [4 ]
李春忠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3]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
关键词
变沉积岩; 地球化学; 原岩恢复和构造环境; 龙泉群; 马面山群; 万全群; 华夏地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 [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浙闽地区华夏地块前寒武纪基底上部主要由新元古代龙泉群、马面山群和万全群组成.上述3个岩群的变沉积岩具有相似的岩石组合及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它们是华夏地块统一基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主要由片岩类、变粒岩类、石英岩类和大理岩类组成,其中片岩类和变粒岩类的SiO2变化于52.89~75.03,TiO2为0.48~1.05,Al2O3为9.19~20.3,∑REE为(149~323)×10-6,δEu为0.34~0.80,(La/Yb)N为7.96~15.6,具中等-强烈铕负异常,轻、重稀土分异明显;石英岩类的SiO2变化于95.49~97.44,∑REE很低,在(8.89~15.1)×10-6,δEu=0.63~0.81.原岩性质及构造环境分析表明,片岩类和变粒岩类的原岩主要是杂砂岩和粘土岩等,石英岩的原岩为硅铁质沉积岩.所有变沉积岩的原岩均以长英质成分为主,具有上地壳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部分样品显示有古老沉积物的加入;它们形成于岛弧-活动陆缘环境,成熟度不高,属于近源沉积,与本地区华夏地块基底下部变质岩系岩石(古元古代的天井坪组、八都群、陈蔡群、麻源群)具有相似的物源.
引用
收藏
页码:764 / 77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浙闽地区新元古代变火山岩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靳松 ;
张利 ;
钟增球 ;
周汉文 ;
向华 ;
曾雯 ;
刘锐 .
矿物岩石, 2008, (01) :97-105
[2]   库车坳陷第三系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构造背景和物源属性的指示 [J].
李双建 ;
王清晨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6, (03) :219-229
[3]   粤东北基底变质岩的组成和形成时代 [J].
于津海 ;
王丽娟 ;
周新民 ;
蒋少涌 ;
王汝成 ;
徐夕生 ;
邱检生 .
地球科学, 2006, (01) :38-48
[4]   闽中地区马面山群东岩组变质岩形成的古构造环境研究 [J].
张达 ;
吴淦国 ;
彭润民 ;
吴建设 ;
狄永军 ;
张祥信 ;
汪群峰 .
地学前缘, 2005, (01) :310-320
[5]   安徽肥西中生代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制约 [J].
李双应 ;
李任伟 ;
岳书仓 ;
王道轩 ;
刘因 ;
孟庆任 ;
金福全 .
岩石学报, 2004, (03) :667-676
[6]   兰坪中新生代盆地沉积岩源区构造背景和物源属性研究——砂岩地球化学证据 [J].
李志明 ;
刘家军 ;
胡瑞忠 ;
刘玉平 ;
李朝阳 ;
何明勤 .
沉积学报, 2003, (04) :547-552
[7]   福建马面山群Sm-Nd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王鹤年 ;
凌洪飞 ;
周丽娅 ;
杨凤根 ;
王银喜 .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4) :566-572
[8]   闽西北中新元古代马面山岩群的划分与对比 [J].
张开毕 ;
李学燮 ;
李兼海 .
福建地质, 2002, (03) :176-186
[9]   正确使用构造判别图解和地球化学数据的一些建议 [J].
朱弟成 ;
廖忠礼 ;
潘桂棠 ;
段丽萍 .
地质地球化学, 2001, (03) :152-157
[10]   闽中马面山群变质火山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周丽娅 ;
王鹤年 ;
孙承辕 .
高校地质学报, 2001, (02) :16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