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河油田核三段Ⅰ油组沉积微相

被引:8
作者
施尚明
樊自立
付红军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双河油田; 核三段; 沉积微相; 扇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通过双河油田核三段Ⅰ油组湖盆陡坡型扇三角洲的沉积微相研究认为,研究区沉积微相可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溢岸砂体、前缘席状砂、分流间湾、重力流砂体和前三角洲泥,研究层段可作为储层的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前缘席状砂砂体及水下溢岸砂体。根据岩—电对应关系确定出典型测井相模式,并通过测井相研究建立了研究层段沉积微相的测井相模式,以该模式为依据对工区内各单层沉积微相进行识别,进而分析了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及对非均质性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沉积岩石学.[M].赵澄林;朱筱敏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2]  
油矿地质学.[M].吴元燕;陈碧珏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3]  
扇三角洲模式.[M].王寿庆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4]   双河油田剩余油分布地质预测 [J].
尹太举 ;
张昌民 ;
赵红静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 (04) :42-45+121
[5]   松辽盆地北部西部斜坡高台子油层三砂组沉积微相研究 [J].
王树恒 ;
吴河勇 ;
辛仁臣 ;
祝彦贺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6, (03) :10-12+103
[6]   河南省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4-7砂层组沉积相研究 [J].
王勇 ;
钟建华 ;
王夕宾 ;
杨和山 ;
王海桥 ;
朱大伟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 (02) :14-16+103
[7]   双河油田油气成藏机理研究 [J].
尹伟 ;
吴胜和 ;
林社卿 ;
宫清顺 ;
李春霞 .
石油学报, 2003, (05) :40-45
[8]   泌阳凹陷双江地区下第三系核桃园组沉积微相研究 [J].
于广瀛 ;
周锋德 .
海洋石油, 2002, (02) :20-23
[9]   测井沉积微相分析方法研究 [J].
金燕 ;
张旭 ;
夏开琼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2, (02) :21-24+12
[10]   油田开发后期扇三角洲前缘微相分析及应用 [J].
陈程 ;
孙义梅 ;
邓宏文 .
现代地质, 2001, (01) :8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