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被引:32
作者
陈海云
舒良树
张云银
林春明
刘国宏
赵彦彦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关键词
合肥盆地; 构造演化; 郯庐断裂带; 负反转断层;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4.02.011
中图分类号
P534 [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合地质、物探及钻井等资料 ,通过对合肥盆地的构造演化分析 ,认为合肥盆地是大别造山带和郯庐断裂带共同作用产生的中新生代残留盆地。受两大构造体系的共同作用 ,合肥盆地在印支期形成了盆地的基底 ,中新生代的演化大体可划分为以下 5个时期 :J1—J2 坳陷盆地发育期 ;J3再生前陆盆地发育期 ;K1走滑盆地发育期 ;K2 —E断陷盆地发育期 ;N—Q盆地消亡期。其中 ,在盆地发育早期受大别造山带影响较大 ,郯庐断裂作用较小 ;在盆地发育的中后期 ,郯庐断裂的影响逐渐成为主导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50 / 2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