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条
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被引:32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舒良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张云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林春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刘国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物探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合肥盆地;
构造演化;
郯庐断裂带;
负反转断层;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4.02.011
中图分类号:
P534 [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合地质、物探及钻井等资料 ,通过对合肥盆地的构造演化分析 ,认为合肥盆地是大别造山带和郯庐断裂带共同作用产生的中新生代残留盆地。受两大构造体系的共同作用 ,合肥盆地在印支期形成了盆地的基底 ,中新生代的演化大体可划分为以下 5个时期 :J1—J2 坳陷盆地发育期 ;J3再生前陆盆地发育期 ;K1走滑盆地发育期 ;K2 —E断陷盆地发育期 ;N—Q盆地消亡期。其中 ,在盆地发育早期受大别造山带影响较大 ,郯庐断裂作用较小 ;在盆地发育的中后期 ,郯庐断裂的影响逐渐成为主导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50 / 2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合肥盆地形成机制与油气勘探前景[J]. 安徽地质, 2001, (01) : 9 - 18贾红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胜利油田物探研究所刘国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胜利油田物探研究所张云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胜利油田物探研究所张日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胜利油田物探研究所
- [2] 合肥盆地基底构造属性[J]. 地质科学 , 2000, (03) : 288 - 296赵宗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杨树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陈汉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竺国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周进高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
- [3] 合肥盆地南部侏罗系砂岩碎屑组分及其物源构造属性[J]. 岩石学报, 1999, (03) : 438 - 44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任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孙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江茂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张文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 [4] 大别山北缘合肥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附视频[J].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2) : 3 - 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金维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袁学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 [5] 合肥盆地构造演化及含油气性分析[J]. 地质学报, 1999, (01) : 15 - 24周进高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赵宗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邓红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 [6] 大别山造山带与合肥盆地的构造耦合[J]. 科学通报 , 1997, (06) : 575 - 580王清晨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从柏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马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不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 [8]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反演合肥盆地古地温和估计沉降率与剥蚀率[J]. 地球物理学报, 1994, (06) : 787 - 794薛爱民,杨小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 [9] 郯庐断裂带研究的十年回顾[J]. 地质论评, 1992, (04) : 316 - 324徐嘉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合肥工业大学地质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