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人为活动对三江源草地生产力影响的定量研究

被引:38
作者
张颖 [1 ]
章超斌 [1 ]
王钊齐 [1 ]
杨悦 [1 ]
张艳珍 [1 ]
李建龙 [1 ]
安如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理信息科学系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草地管理措施;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三江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近数十年来在气候变化和生态工程实施的背景下,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的三江源地区的气候条件和人为干扰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本研究借助CASA模型和气候生产力模型,结合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的分析,定量评估了气候变化、LUCC和草地管理措施对三江源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1-2012年间,三江源草地总面积增加了6749km2,草地的平均NPP下降了5.47%,总NPP下降了5.00%。2)由新增加的草地带来的NPP总量为1293.12Gg C,由转出草地带来的NPP总量损失为215.42Gg C。3)2012年气候总NPP比2001年下降了20.27%,而人为总NPP增加了41.51%。12年间气候变化的趋势不利于草地植被的生长,而人为活动对草地植被的负面影响力有明显减弱。4)由气候因素引起的草地总NPP变化量为-165.28Tg C,而管理措施引起的总NPP变化量为140.03Tg C;LUCC导致的草地总NPP变化量为2.22Tg C。草地管理措施的改进对遏制草地退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41]   青海省三江源地区退化草地蒸散特征 [J].
李婧梅 ;
蔡海 ;
程茜 ;
乔春连 ;
褚晖 ;
陈懂懂 ;
徐世晓 ;
赵新全 ;
赵亮 .
草业学报, 2012, 21 (03) :223-233
[42]   1971-2010年三江源地区干湿状况变化的空间特征 [J].
徐维新 ;
古松 ;
苏文将 ;
江莎 ;
校瑞香 ;
肖建设 ;
张娟 .
干旱区地理, 2012, 35 (01) :46-55
[43]   青海三江源地区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 [J].
易湘生 ;
尹衍雨 ;
李国胜 ;
彭景涛 .
地理学报, 2011, 66 (11) :1451-1465
[44]   三江源地区退牧还草工程实施情况调查 [J].
石凡涛 ;
马仁萍 ;
常琪 .
草业与畜牧, 2011, (08) :31-38
[45]   三江源地区温度和降水量空间插值方法比较 [J].
彭红兰 ;
刘芳 ;
朵海瑞 ;
李迪强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8) :9646-9649+9680
[46]   基于ANUSPLIN软件的逐日气象要素插值方法应用与评估 [J].
钱永兰 ;
吕厚荃 ;
张艳红 .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 26 (02) :7-15
[47]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过程中的相对作用研究 [J].
许端阳 ;
康相武 ;
刘志丽 ;
庄大方 ;
潘剑君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4) :516-528
[48]   基于MODIS数据的东北地区植被物候参数提取 [J].
宫攀 ;
陈仲新 .
土壤通报, 2009, 40 (02) :21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