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扬子地台留茶坡组与灯影组关系初探

被引:5
作者
杨艳飞 [1 ]
徐一帆 [2 ]
周承艳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上扬子地台; 留茶坡组; 灯影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31 [震旦纪(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上扬子地台黔中、鄂西等地区灯影期沉积一套碳酸岩台地白云岩,湘西等地区留茶坡期沉积岩性以暗色硅质岩为主,留茶坡组被普遍认为与灯影组相当。通过对扬子地台区多条剖面岩性、生物化石等对比,灯影组白云岩出现于湘西的留茶坡组中部,笔者认为留茶坡组与灯影组可能存在另一种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48 / 25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Megascopic Symmetrical Metazoans from the Ediacaran Doushantuo Formation in the Northeastern Guizhou,South China [J].
王约 ;
王训练 ;
黄禹铭 .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2008, (03) :200-206
[3]   川北青川地区下寒武统沥青质砾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J].
王约 ;
王训练 ;
高金汉 ;
黄禹铭 ;
苏文博 ;
徐一帆 .
地质通报, 2008, (01) :149-152
[4]   黔东北伊迪卡拉纪陡山沱组的宏体藻类 [J].
王约 ;
王训练 ;
黄禹铭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6) :828-844
[5]   贵州瓮安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上段底部和下段的遗迹化石 [J].
王约 ;
徐一帆 .
现代地质, 2007, (03) :469-478
[6]   黔东北新元古代陡山沱期宏体藻类的固着器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J].
王约 ;
王训练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6, (02) :154-164
[7]   黔东北震旦纪陡山沱晚期庙河型生物群的生态特征及埋藏环境初探 [J].
王约 ;
何明华 ;
喻美艺 ;
赵元龙 ;
彭进 ;
杨荣军 ;
张振含 .
古地理学报, 2005, (03) :327-335
[8]   新元古代陡山沱期庙河生物群在贵州江口的发现 [J].
赵元龙 ;
何明华 ;
陈孟莪 ;
彭进 ;
喻美艺 ;
王约 ;
杨荣军 ;
王平丽 ;
张振晗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4, (18) :1916-1918
[9]   湘西震旦纪武陵山生物群的化石形态学特征和归属 [J].
陈孝红 ;
汪啸风 .
地质通报, 2002, (10) :638-645
[10]   湘西晚震旦世伊迪卡拉新庭园的发现 [J].
陈孝红 ;
汪啸风 .
现代地质, 1999, (02) :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