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兰喀斯特森林主要演替群落的凋落物动态

被引:45
作者
俞国松 [1 ,2 ]
王世杰 [1 ]
容丽 [1 ,3 ]
冉景丞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4]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喀斯特森林; 凋落物; 凋落节律; 茂兰; 演替群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茂兰喀斯特森林3种主要演替群落——喀斯特原生乔木林、次生林和灌木林的凋落物数量、组成特征及季节动态变化进行了为期27个月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茂兰喀斯特原生乔木林、次生林和灌木林的年平均凋落物量分别为4.503、3.505和2.912 t.hm–2;年总凋落物的叶、枝、花果和其他的比例分别为64.72%、14.60%、12.33%、8.35%;74.28%、7.43%、10.88%、7.41%和75.94%、8.56%、12.93%、2.57%,叶凋落物量占总凋落物量的64.72%–75.94%;茂兰喀斯特森林3种演替群落凋落物的月动态变化规律均为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生长季早期3–5月和休眠期10–12月。
引用
收藏
页码:1019 / 102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桂西北喀斯特区原生林与次生林凋落物及养分归还特征比较 [J].
曾昭霞 ;
刘孝利 ;
王克林 ;
曾馥平 ;
宋同清 ;
宋希娟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01) :146-151
[2]   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3种林分凋落物量及其N、P归还 [J].
吴雪仙 ;
陈林武 ;
向成华 ;
张发会 ;
慕长龙 .
四川林业科技, 2009, 30 (03) :12-17
[3]   茂兰喀斯特森林凋落物量的动态研究 [J].
魏鲁明 ;
余登利 ;
陈正仁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 (03) :31-34
[4]   茂兰喀斯特森林凋落物量动态研究 [J].
钱正敏 ;
冉景丞 ;
容丽 ;
兰洪波 ;
申秋秀 ;
令狐克红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08) :3485-3487+3523
[5]   长白山四种森林类型凋落物动态特征 [J].
刘颖 ;
韩士杰 ;
林鹿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1) :7-11
[6]   我国东北主要森林类型的凋落物产量及其影响因素 [J].
张新平 ;
王襄平 ;
朱彪 ;
宗占江 ;
彭长辉 ;
方精云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5) :1031-1040
[7]   南亚热带6种人工林凋落物的初步研究 [J].
卢立华 ;
贾宏炎 ;
何日明 ;
李吉良 ;
覃书源 .
林业科学研究 , 2008, (03) :346-352
[8]   天童常绿阔叶林不同退化群落的凋落物特征及与土壤养分动态的关系 [J].
阎恩荣 ;
王希华 ;
周武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1) :1-12
[9]   滇石林地质公园喀斯特山地天然林和人工林凋落物与死地被物的动态特征 [J].
吴毅 ;
刘文耀 ;
沈有信 ;
崔建武 ;
李玉辉 ;
刘伦辉 .
山地学报, 2007, (03) :317-325
[10]   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土壤CO2释放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J].
吴雅琼 ;
刘国华 ;
傅伯杰 ;
郭玉华 .
生态学报, 2007, (05) :2126-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