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板栗疫病菌的培养性状与菌株的营养体亲合性研究

被引:4
作者
秦岭
程继鸿
高遐虹
刘素花
王有年
机构
[1] 北京农学院园艺系!北京
关键词
板栗; 疫病菌; 培养性状; 营养体亲合性;
D O I
10.13473/j.cnki.issn.1002-3186.2001.01.004
中图分类号
S436.6 [果树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中国板栗疫病菌在菌落形态、生长速度、产孢多少等培养性状和毒力等方面具有丰富的多样性。中国栗疫病菌从培养性状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正常培养性状 :浅黄色或黄色、生长快、形成分生孢子器的野生型菌落 ;另一类为不正常类型 :培养性状及生长速率与野生型菌株均不相同。非正常培养性状的菌株占有较大的比例 ,分布于各取样点。中国栗疫病菌株间存在明显的毒力分化 ,培养性状不正常的菌株的毒力有下降的趋势。对燕山栗产区的栗疫病菌株的营养体亲合性 (VC)研究表明 :有 4 3个营养体亲合组(VCGs) ,从而推算至少有 6个VC基因控制菌株的营养体亲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栗疫病菌的培养性状、毒力与dsRNA的关系 [J].
王克荣 ;
周而勋 ;
丁国云 ;
陆家云 .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04) :54-59
[2]   中国东部11省(市)栗疫病的发生条件 [J].
周而勋 ;
王克荣 ;
陆家云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3) :44-49
[3]   苏皖地区栗疫病菌营养体亲和性研究 [J].
王克荣 ;
邵见阳 ;
陆家云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1, (04) :44-48
[4]  
我国板栗疫病研究初报[J]. 杨旺 ,韩光明 ,罗晓芳.北京林学院学报. 19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