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23.8Ma构造事件地质响应及其形成机制
被引:19
作者:
吴景富
[1
]
张功成
[1
]
王璞珺
[2
]
谢晓军
[1
]
胡圣标
[3
]
漆家福
[4
]
机构:
[1] 中海油研究总院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4]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南海;
珠江口盆地;
深水区;
23.8Ma构造事件;
地球化学;
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南海珠江口盆地深水区23.8Ma发育一次重大构造事件并同时形成了重要的不整合界面.研究表明:(1)23.8Ma构造事件是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新生代构造演化的转换面,它是盆地裂陷阶段和裂后阶段的分界面,23.8Ma之前为断裂控盆,盆地以伸展和走滑断裂系统为主;23.8Ma之后为断裂和热作用共同控盆,到晚期以热作用为主.(2)23.8Ma构造事件导致盆地沉积充填的突变,通过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23.8Ma以前盆地物源来自东南沿海花岗岩源区,23.8Ma以后物源来自青藏东侧及云贵高原源区.23.8Ma界面是南海北部陆架坡折从白云主凹南侧向北侧跳跃的分界面,相应地沉积环境由浅海陆架沉积突变为陆坡深水沉积环境.(3)23.8Ma构造事件是盆地热体制的转折面,典型钻井热史定量恢复揭示地温梯度在23.8Ma附近明显存在一个突变面,以23.8Ma为界,新生代早期到渐新世末显示地温梯度上升,指示盆地经历了拉张过程;23.8Ma之后显示地温梯度下降,指示盆地经历热沉降过程.(4)23.8Ma构造事件是火山活动的转化面,23.8Ma之前显示成分单一的大规模玄武质岩浆喷发作用逐渐增强,而之后玄武质岩浆喷发作用逐渐减弱.总结了23.8Ma构造事件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软流圈流动主导的地幔热底辟作用是南海破裂成洋的动力来源,南海扩张脊的跃迁及地幔热底辟作用改变是导致23.8Ma构造事件的主因.
引用
收藏
页码:654 / 666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