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

被引:23
作者
董冬冬 [1 ,2 ]
王大伟 [1 ]
张功成 [3 ]
吴时国 [1 ,4 ]
袁圣强 [1 ,5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研究中心
[4]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5]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深水区; 平衡剖面; 构造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运用平衡剖面技术对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珠二坳陷的典型测线进行构造演化史恢复,计算不同构造时期的拉张速率及沉积速率等参数,总结其构造沉积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珠二坳陷的构造演化过程可以分为裂陷期和拗陷期两个发育阶段;23 M a之前为裂陷期,伸展作用十分强烈,主要断裂构造发育;23 M a后为裂后的拗陷期,伸展作用减弱;坳陷新生代拉张系数为1.15~1.35,不同凹陷在拉张作用、沉积速率和断裂发育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白云凹陷裂陷期发育陆相断陷湖相和水下三角洲沉积,拗陷期发育深水扇和深海沉积序列。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2+29 +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南海北部陆坡NH-1孔沉积物中碳酸盐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J].
蒲晓强 ;
钟少军 ;
李艳 ;
于雯泉 ;
刘刚 ;
姜在兴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 (02) :40-48
[2]   南海北部深水盆地的裂陷过程及裂陷期延迟机制探讨 [J].
董冬冬 ;
吴时国 ;
张功成 ;
袁圣强 .
科学通报, 2008, (19) :2342-2351
[3]   应用平衡剖面技术分析库车坳陷盐构造运动学特征 [J].
余一欣 ;
汤良杰 ;
殷进垠 ;
董立 ;
王鹏万 ;
万桂梅 .
石油学报, 2008, (03) :378-382
[4]   松辽盆地宾县凹陷平衡剖面恢复及构造演化分析 [J].
毕素萍 ;
张庆龙 ;
王良书 ;
陈竹新 ;
解国爱 ;
徐士银 ;
崔营滨 .
石油实验地质, 2008, (02) :203-206+211
[5]   龙门山造山带构造演化模式的建立 [J].
李月 ;
周瑶琪 ;
颜世永 ;
杨恒书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12-15+20
[6]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荔湾深水扇砂体分布预测 [J].
郑晓东 ;
朱明 ;
何敏 ;
李宏伟 ;
连世勇 ;
张昕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5) :529-533
[7]   南海珠江深水扇系统的形成模式 [J].
彭大钧 ;
庞雄 ;
黄先律 ;
陈长民 ;
柳保军 .
石油学报, 2007, (05) :7-11
[8]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凹陷始新世洼陷结构研究 [J].
连世勇 ;
何敏 ;
庞雄 ;
申俊 ;
柳保军 ;
吴湘杰 .
石油学报, 2007, (03) :13-16
[9]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烃源岩及北部油气成因 [J].
傅宁 ;
米立军 ;
张功成 .
石油学报, 2007, (03) :32-38
[10]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珠海组浅海三角洲沉积特征 [J].
柳保军 ;
申俊 ;
庞雄 ;
何敏 ;
连世勇 ;
屈亮 .
石油学报, 2007, (02) :49-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