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粒子群神经网络优化的相关证据合成及应用

被引:4
作者
陈莉 [1 ,2 ]
机构
[1]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管理系
[2]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PSO-BP; 证据合成; 相关证据; 参数优化;
D O I
10.16182/j.cnki.joss.2009.03.054
中图分类号
TP183 [人工神经网络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分析了已有的相关证据合成方法的不足,提出基于PSO-BP参数优化的相关证据合成;它克服了用Dempster方法进行相关证据的合成而产生合成结果的超估计;已有的基于可变参数优化的相关证据合成方法,它的优化策略是基于梯度计算,对初值点的选取比较敏感,对函数的连续性、导数的存在性都有相对较高的要求;使用PSO训练神经网络的优点在于不使用梯度信息,而使用一些不可微的传递函数,它克服了BP算法的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平坦区的缺点,使修正的系数更加合理,该方法易于计算机实现,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11 / 7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相关证据合成方法的研究及改进 [J].
张震龙 ;
刘思伟 ;
高社生 ;
杨波 .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06, (S6) :452-454
[2]   基于粒子群的K均值聚类算法 [J].
刘靖明 ;
韩丽川 ;
侯立文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5, (06) :54-58
[3]   基于可变参数优化的相关证据合成方法研究 [J].
杨善林 ;
朱卫东 ;
任明仑 ;
不详 .
管理科学学报 , 2003, (05) :12-16
[4]   微粒群算法综述 [J].
谢晓锋 ;
张文俊 ;
杨之廉 .
控制与决策, 2003, (02) :129-134
[5]   相关证据的融合及其在机器人多感觉信息融合中的应用 [J].
罗志增 ;
蒋静坪 .
传感技术学报, 2000, (03) :177-182
[6]   一种相关证据合成方法 [J].
孙怀江 ;
杨静宇 .
计算机学报, 1999, (09) :1004-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