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肉甘薯部分营养成分与食味的关联分析

被引:29
作者
沈升法
吴列洪
李兵
机构
[1]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关键词
紫肉甘薯; 食味; 花青素; 糖分; 干物质含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31 [甘薯(红薯)];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明确紫肉甘薯的食用品质指标,为食用紫肉甘薯选育提供依据。【方法】测定276份紫肉甘薯品系的花青素含量、干物质含量、熟薯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食味指标,分析研究紫肉甘薯营养成分与蒸熟后的食味关系。【结果】花青素含量变异系数大,高花青素育种并不困难;‘绫紫’与高糖非紫肉亲本杂交是改良‘绫紫’紫肉F1代食味的最好方法。降低花青素含量群体水平有利于提高食用紫肉甘薯育种效率,花青素含量在90mg·100g-1FW以下仍有较好的高花青素食用甘薯育种效率;干物质含量在27.5%—38%有较好的食用紫肉甘薯育种效率,而最佳育种效率的干物质含量在32%—36.5%;提高熟薯可溶性糖含量群体水平可以有效提高食用紫肉甘薯育种效率。花青素给紫肉甘薯的甜度、香味带来极显著的不利影响,它对食味的不利影响达到熟薯可溶性糖对食味增量贡献的51.30%。干物质含量虽然与紫肉甘薯的质地、香味、粗纤维有极显著正相关,但与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甜度呈接近显著的负相关,因此,干物质含量对紫肉甘薯食味总评的影响很有限。熟薯可溶性糖对紫薯甘薯食味极其重要,它与甜度、黏度、质地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其中的非还原糖与还原糖相比,在甜度、香味、质地上有较多的贡献,熟薯非还原糖对紫肉甘薯食味增量贡献是还原糖的2.3倍。甜度在紫肉甘薯食味评价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对食味增量的贡献率达到55.38%。【结论】花青素含量和熟薯可溶性糖含量是紫肉甘薯的重要食用品质指标。在食用紫肉甘薯育种上应兼顾营养与食用品质,控制花青素含量在90 mg·100g-1FW以下;在亲本选择上,紫肉亲本与高糖非紫肉亲本杂交是食用紫肉甘薯常规杂交育种的最好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555 / 56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甘薯甜度与薯块蒸煮前后糖分的相关性研究 [J].
吴列洪 ;
沈升法 ;
李兵 .
中国粮油学报, 2012, 27 (09) :25-29
[2]   紫心甘薯育种现状及展望 [J].
谢一芝 ;
郭小丁 ;
贾赵东 ;
马佩勇 ;
边小峰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 13 (05) :709-713
[3]   甘薯贮藏过程中营养品质变化及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J].
柳洪鹃 ;
史春余 ;
张海峰 ;
姚海兰 ;
张超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01) :159-162
[4]   甘薯中可溶性糖的HPLC法测定及其在加工中的变化研究 [J].
卞科 ;
刘孝沾 .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01) :1-5
[5]   21份紫肉甘薯种质资源的营养品质及其产量评价 [J].
黄洁 ;
甘学德 ;
许瑞丽 ;
杨土元 ;
苏明 .
福建农业学报, 2011, 26 (02) :215-222
[6]   食品香味释放 [J].
刘俊辉 ;
张建勋 ;
宗永立 .
化学通报, 2010, 73 (12) :1099-1105
[7]   修饰麦芽糊精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J].
张晶 ;
刘亚伟 ;
方宏兵 .
食品工业科技, 2010, 31 (10) :426-429
[8]   香精微囊化壁材特性及其控制释放机理 [J].
吴酉芝 ;
李保国 ;
户超 .
食品工业科技, 2009, 30 (07) :363-366
[9]   食用型甘薯块根碳水化合物代谢特性及与品质的关系 [J].
史春余 ;
王汝娟 ;
梁太波 ;
王振林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11) :3878-3885
[10]   不同品种甘薯块根营养成分及相关性分析 [J].
刘鲁林 ;
木泰华 ;
孙艳丽 .
中国粮油学报, 2008, (01) :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