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古河谷充填沉积物特征及古地理意义

被引:13
作者
赵宝成 [1 ]
王张华 [1 ]
李晓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2] 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下切古河谷; 海平面阶段性上升; 末次冰消期; 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典型钻孔P5孔沉积物的岩性、测年、孢粉和有孔虫的分析结果,探讨了末次冰消期以来长江三角洲东南部古河谷区记录的气候波动和海平面阶段性上升过程及其控制下的古河谷沉积模式。研究发现本区古河谷末次冰消期(15~10kaBP)以淡水湖沼相沉积为主,4m厚的泥炭可能是新仙女木事件的反映。10~9kaBP发育滨海相粉细砂、粉砂沉积,反映此时海平面较为稳定。9~8kaBP发育溺谷相泥质粉砂、粉砂质泥沉积,厚达11m,反映海平面快速上升作用下的高速率充填。至全新世大暖期,古河谷区沉积顶界已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的第一硬土层埋深大致相同,反映古河谷已基本被填平。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长江三角洲东缘地区全新世孢粉与古环境研究 [J].
张玉兰 .
上海地质, 2005, (03) :1-5+15
[2]   渤海莱州湾第四纪晚期以来微体化石组合特征和沉积环境演化 [J].
林防 ;
王建中 ;
李建芬 ;
裴艳东 ;
康慧 .
地质通报, 2005, (09) :879-884
[3]   杭洲湾地区晚第四纪下切河谷充填物沉积相与浅层生物气勘探 [J].
林春明 ;
李广月 ;
卓弘春 ;
李从先 ;
于建国 .
古地理学报, 2005, (01) :12-24
[4]   淀山湖地区晚第四纪孢粉及古环境研究 [J].
张玉兰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245-250
[5]   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变 [J].
张祖陆 ;
聂晓红 ;
刘恩峰 ;
辛良杰 .
地理研究, 2005, (01) :105-112
[6]   长江三角洲南部地区晚更新世年代地层和海水进退 [J].
王张华 ;
丘金波 ;
冉莉华 ;
严学新 ;
李晓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04) :1-8
[7]   东海陆缘地区晚第四纪沉积的孢粉及其古环境意义 [J].
张玉兰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03) :91-96
[8]   冰后期长江三角洲沉积通量的初步研究 [J].
李保华 ;
李从先 ;
沈焕庭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9) :776-782
[9]   新仙女木事件的发生及其全球性意义 [J].
刘焱光 ;
吴世迎 ;
张道建 .
黄渤海海洋, 2000, (01) :74-83
[10]   杭州湾沿岸平原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和沉积过程 [J].
林春明 ;
黄志城 ;
朱嗣昭 ;
李从先 ;
蒋维三 .
地质学报, 1999, (02) :12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