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物的研究概况附视频

被引:12
作者
李朋云
董文心
机构
[1]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关键词
抗抑郁药; 作用机制; 分类; 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71 [神经系统药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述了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制(单胺递质理论、神经递质受体理论、受体后神经细胞信号转导理论)、药物分类(三环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NA再摄取抑制剂、5-HT和NA双重再摄取抑制剂、NA能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等)及研究现状。
引用
收藏
页码:779 / 7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抗抑郁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评价 [J].
王燕 .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5, (02) :81-84
[2]   抗抑郁药的信号转导机制 [J].
刘艳梅 ;
祁红 ;
陈红专 .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4, (12) :1321-1326
[3]   抗抑郁药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J].
王珍琦 ;
刘光伟 ;
龚守良 .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 (05) :827-830
[4]   治疗抑郁症药物的研究进展 [J].
祁雪丹 ;
屠树滋 ;
王秋娟 .
中国新药杂志, 2003, (10) :810-816
[5]   抗抑郁药的药理研究进展 [J].
曾沃坦 .
中国航天医药杂志, 2003, (05) :74-76
[6]   抑郁“假想”——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J].
周东丰 .
中国处方药, 2003, (04) :14-18
[7]   万拉法新与马普替林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J].
唐振坤 ;
邵珠芹 ;
陈德彩 ;
杨永信 .
山东精神医学, 2003, (01) :22-23+33
[8]   抗抑郁药物的发展方向 [J].
童建明 .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2, (02) :116-117
[9]   吗氯贝胺与丙咪嗪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J].
范俭雄 ;
顾世芬 .
中国新药杂志, 2000, (02) :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