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新疆玛纳斯大震区的多层次逆冲构造与深部结构

被引:19
作者
杨晓平
顾梦林
孙振国
赵成斌
周庆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3]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北京
[4] 郑州
[5] 北京
关键词
浅层构造; 深部结构; 脆-韧转换带; 韧性剪切带; 玛纳斯地震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通过对天山北麓 190 6年玛纳斯 7 7级地震区的浅层地震探测资料、石油地震反射剖面、二维电性结构剖面、深地震反射剖面的研究 ,发现玛纳斯地震区多层次活动构造系统的根带 ,它通过脆 -韧转换带与天山活动构造块体内上地壳中的低速、高导层连为一体。低速、高导层可能是天山地壳内正在活动的韧性剪切带 ,而齐古逆断裂 -褶皱带下的脆 -韧转换带是连接深部活动韧性剪切带与地壳浅部脆性破裂的枢纽 ,也是现今孕育和发生大地震的重要构造部位。 190 6年玛纳斯地震发生在脆韧转换带的底部 ,地震区的活动逆断裂和褶皱只是部分记录了深部韧性剪切带活动的信息。
引用
收藏
页码:303 / 31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大陆地壳多震层成因与一个新的地壳断层带模式 [J].
刘俊来 ;
岛田充彦 .
科学通报, 2000, (10) :1085-1091
[2]   天山地震带的地壳结构与强震构造环境 [J].
胥颐 ;
刘福田 ;
刘建华 ;
孙若昧 .
地球物理学报, 2000, (02) :184-193
[3]   新疆玛纳斯大震区地壳深部的电性结构 [J].
詹艳 ;
赵国泽 ;
汤吉 ;
赵俊猛 ;
晋光文 ;
邓前辉 ;
王继军 .
地震地质, 1999, (02) :64-72
[4]   北天山地区活动逆断裂-褶皱带构造与潜在震源区估计 [J].
杨晓平 ;
邓起东 ;
张培震 ;
徐锡伟 ;
于贵华 ;
冯先岳 .
地震地质, 1998, (03) :2-8
[5]   天山造山带地壳结构与构造──乌鲁木齐─库尔勒地震转换波测深剖面 [J].
邵学钟,张家茹,范会吉,郑剑东,胥颐张华卿 .
地球物理学报, 1996, (03) :336-346
[6]   束鹿断陷盆地及其邻近的地壳结构特征 [J].
王椿镛,张先康,林中洋,李学清 .
地震学报, 1994, (04) :472-479
[7]   盲断裂、褶皱地震与新疆1906年玛纳斯地震 [J].
张培震,邓起东,徐锡伟,冯先岳,彭斯震,杨晓平,赵瑞斌,李军 .
地震地质, 1994, (03) :193-204
[8]   用深地震反射方法研究邢台地震区地壳细结构 [J].
王椿镛 ;
王贵美 ;
林中洋 ;
张四维 ;
刘运生 ;
毛桐恩 ;
刘元生 ;
段以伟 .
地球物理学报, 1993, (04) :445-452
[9]   准噶尔盆地南缘深浅层构造特征分析 [J].
况军 ;
贾希玉 ;
俞正国 ;
杨雁至 .
新疆石油地质, 1989, (01) :16-27
[10]  
新疆古地震[M]. 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 冯先岳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