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上二叠统石千峰组岩相古地理及时空演化

被引:11
作者
张翔
田景春
陈洪德
侯明才
侯中健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石千峰组; 沉积体系; 岩相古地理; 时空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石千峰组的勘探程度总体较低,所开展的沉积相等基础地质研究还不够系统、精细和完善,作者以现代沉积学理论为指导,根据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剖面结构和地球化学标志,将研究区石千峰组划分为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和湖泊4种沉积体系。以盆缘23条野外剖面和盆内众多钻井为基本资料,系统编制了石千峰组千5段-千1段岩相古地理图,其古地理展布及时空演化具有南、北物源特征,由北至湖盆中心具有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浅湖的远源古地理展布特征,由南至湖盆中心具有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浅湖的近源古地理展布特征。在千5期-千1期的古地理演化过程中,最大湖泛期为千3期。古地理展布特征亦反映了砂体平面展布及时空配置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砂岩储集层控制因素分析 [J].
杨奕华 ;
包洪平 ;
贾亚妮 ;
于忠平 .
古地理学报, 2008, (01) :25-32
[2]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层序格架内的成岩作用 [J].
李熙喆 ;
张满郎 ;
谢武仁 ;
季汉成 .
沉积学报, 2007, (06) :923-933
[3]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碎屑岩成岩强度定量化系统的建立 [J].
杨华 ;
傅锁堂 ;
王晓方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424-428
[4]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石千峰组浅层气藏成藏机理探讨 [J].
闫小雄 ;
胡喜峰 ;
黄建松 ;
孙六一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6) :736-740
[5]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石千峰组天然气成藏机理初探 [J].
李振宏 ;
王欣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3) :314-318
[6]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石千峰组浅层气成藏机制 [J].
张清 ;
孙六一 ;
黄道军 ;
于忠平 .
天然气工业, 2005, (04) :12-13+189
[7]   湖泊三角洲前缘砂体成因组合形式和分布规律——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白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例 [J].
田景春 ;
陈高武 ;
窦伟坦 ;
夏青松 ;
倪新锋 ;
张翔 ;
聂永生 ;
杨华 ;
付锁堂 ;
付金华 ;
喻健 ;
宋江海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636-640
[8]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石千峰组低压气藏特征 [J].
杨华 ;
姬红 ;
李振宏 ;
孙六一 .
地球科学, 2004, (04) :413-419
[9]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三角洲沉积体系平面展布特征 [J].
付锁堂 ;
田景春 ;
陈洪德 ;
侯中健 ;
张锦泉 ;
刘文均 ;
杨华 ;
付金华 ;
范正平 ;
石晓英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236-241
[10]  
岩相古地理基础和工作方法[M]. 地质出版社 , 刘宝,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