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石千峰组天然气成藏机理初探

被引:21
作者
李振宏
王欣
机构
[1] 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石千峰组; 地层剥蚀; 油气运聚; 流体包裹体; 地热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层剥蚀与油气运聚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地层剥蚀破坏了先期存在的油气运聚平衡,导致油气沿着剥蚀量最大、应力释放最大的方向运移。从地层剥蚀角度着手,结合盆地东部白垩纪以来地层剥蚀厚度恢复结果,认为剥蚀厚度较大区带是石千峰组成藏的有利部位。利用烃类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并结合盆地东部的地热史,厘定出石千峰组气藏成藏时间为晚白垩世,这与盆地整体向西倾斜、地层大量剥蚀的时间基本上是一致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14 / 3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J].
李振宏 ;
郑聪斌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6) :604-609
[2]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二叠统太原组天然气的生成与储集 [J].
蒋继辉 ;
王宝清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5) :511-515
[3]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石千峰组低压气藏特征 [J].
杨华 ;
姬红 ;
李振宏 ;
孙六一 .
地球科学, 2004, (04) :413-419
[4]   包裹体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白国平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136-140+155
[5]   油气包裹体在成藏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J].
赵靖舟 .
地质地球化学, 2002, (02) :83-89
[6]   应用储层流体包裹体信息研究天然气气藏的成藏时间 [J].
肖贤明 ;
刘祖发 ;
刘德汉 ;
米敬奎 ;
申家贵 ;
宋之光 .
科学通报, 2002, (12) :957-960
[7]   超压释放及其对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意义 [J].
刘晓峰 ;
解习农 .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4) :51-56
[8]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藏特征 [J].
付金华 ;
段晓文 ;
席胜利 .
天然气工业, 2000, (06) :16-19+9
[9]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运移聚集特征 [J].
闵琪 ;
付金华 ;
席胜利 ;
刘新社 ;
王涛 ;
姬红 ;
李燕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26-29+110
[10]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生界剥蚀厚度恢复 [J].
牟中海 ;
陈志勇 ;
陆廷清 ;
由福报 ;
李德旗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1) :58-6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