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化兜住模糊性事务:基层治理的技术赋能机制

被引:37
作者
彭勃 [1 ,2 ,3 ]
刘旭 [4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2]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安全研究院
[3]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4]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
关键词
基层治理; 技术赋能; 条块协同;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22.03.018
中图分类号
D63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随着社会治理成为基层政府的职责重心,复杂城市管理问题逐渐进入基层政府常规工作的范畴,需要基层政府承担兜底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技术治理成为基层减负增能的一种治理方案,旨在通过技术赋能的形式提高基层政府解决属地模糊性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基层开展的技术赋能创新普遍是通过自上而下“条条调动块块”的方式运作,与基层政府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存在摩擦,造成基层模糊性事务治理存在缝隙。本文对A镇“一码通用”数字化治理创新的研究发现,基层政府构建的技术赋能方案,通过管理单元的数字化重构、任务模块与治理规则的数字化重建、治理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和属事责任的数字化配置,构建了基层模糊性事务治理的数字化兜底机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技术赋能模式。A镇的启示在于,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和技术“管用”的要求愈加迫切,基层治理需要将两种不同轨道的数字化转型有机融合起来,通过条块协同构建治理绩效的衔接机制和工作平台。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把层级带回技术治理——基于“精密智控”实践的数字治理与行政层级差异研究 [J].
陈那波 ;
张程 ;
李昊霖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21, 58 (05) :45-53+158
[2]   问责总领:模糊性任务的完成与央地关系新内涵 [J].
何艳玲 ;
肖芸 .
政治学研究, 2021, (03) :114-126+163
[3]   技术强化人民政协介入社会治理的内在机制——以Y市“社会治理网格化+政协云”微建议试点工作为考察对象 [J].
韩莹莹 ;
陈缘 .
行政论坛, 2021, 28 (03) :117-124
[4]   细事细治——基层网格化中的科层化精细治理与社会修复 [J].
陈玉生 .
公共行政评论, 2021, 14 (01) :74-94+219
[5]   应急需求、技术赋能与政务服务创新——对“健康码”数据流转的考察 [J].
文宏 ;
林彬 .
电子政务, 2021, (01) :12-20
[6]   嵌入式协同:“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中的跨部门协同及其困境 [J].
邓理 ;
王中原 .
公共管理学报, 2020, 17 (04) :62-73+169
[7]   警惕基层陷入“数字减负”形式主义怪圈 [J].
马雪松 .
人民论坛, 2020, (22) :76-78
[8]   “政府即平台”是可能的吗?——一个协同治理数字化实践的案例研究 [J].
胡重明 .
治理研究, 2020, 36 (03) :16-25
[9]   技术治理的限度及其转型:治理现代化的视角 [J].
彭勃 .
社会科学, 2020, (05) :3-12
[10]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压力型体制下的基层数字治理——基于30个案例的经验分析 [J].
赵玉林 ;
任莹 ;
周悦 .
电子政务, 2020, (03) :1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