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的追求:教育研究工作者的百年朝圣之旅

被引:28
作者
曾荣光 [1 ]
叶菊艳 [2 ]
罗云 [3 ]
机构
[1] 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学系
[2]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3]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育学; 教育研究; 教育科学; 范式战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2000年以来,无论在中国抑或美国,教育界对教育学的科学基础及教育研究的效能均提出热烈的讨论以至争议。本文尝试把有关讨论与争议置于"比较—历史"视域加以检视,透过对英美两个教育体系历史发展经验的梳理,勾勒自十九世纪末英美两国的教育学者在奠定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建构教育科学的基础以及确立教育研究的效能等方面所作的努力。在横跨一个多世纪的学术历程中,英美学者曾对多种教育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提出不同的理念、理论和范式,亦参与了种种学理争议以至范式战争。通过对有关议题及相关讨论的叙事整理,本文对英美学者这一百年"朝圣之旅"综合出一个概念—分析的框架,以期协助我国教育研究工作者对自身的学科有进一步的理解。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76+192 +192
页数:4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科学问题与教育学知识增长 [J].
袁振国 .
教育研究, 2019, 40 (04) :4-14
[2]   寻找实证研究的意义:比较—历史视域中的实证主义之争 [J].
曾荣光 ;
罗云 ;
叶菊艳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8, 16 (03) :104-131+190
[3]   教育学的边界与教育科学的未来——走向独特且独立的“教育科学” [J].
李政涛 .
教育研究, 2018, 39 (04) :4-15
[4]   关于教育学之解释力和批判力的一个验证 [J].
项贤明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8, 16 (02) :164-176+192
[5]   论教育科学中的实证问题 [J].
项贤明 .
教育学报, 2017, 13 (04) :17-24
[6]   教育科学知识的积累进步——兼谈美国教育实证研究战略 [J].
柯政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 35 (03) :37-46+168
[7]   教育学作为科学之应该与可能 [J].
项贤明 .
教育研究, 2015, 36 (01) :16-27
[8]  
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袁刚等编, 2004
[9]  
Introduction: The Evidentiary Base For Policy Analysis: Empiricist Versus Post positivist Positions[J] . PeterDeLeon.Policy Studies Journal . 2005 (1)
[10]  
Policy Analysis and Evidence: A Craft Perspective[J] . David L.Weimer.Policy Studies Journal . 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