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29
作者
王彬 [1 ]
郑伟 [2 ]
蔡永强 [2 ]
金吉芬 [2 ]
李兴忠 [2 ]
谢深喜 [1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2] 贵州省柑橘研究所
关键词
火龙果; 种子; 萌发特性;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2007.05.042
中图分类号
S668.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以红肉火龙果、粉红肉火龙果、白肉火龙果3个火龙果品系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火龙果种子萌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不同,火龙果种子的萌发率不同。白肉火龙果种子发芽率最高,为93.3%,但萌发不整齐,发芽势仅16.0%,不同基因型火龙果种子的最高和最低发芽势相差57.3%,活力指数相差45.79%。粉红肉火龙果种子活力最强,红肉火龙果种子次之,白肉火龙果种子最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铝浸种对火龙果种子萌发的影响附视频 [J].
王彬 ;
郑伟 ;
李兴忠 .
种子, 2006, (04) :38-40+44
[2]   哈茨木霉T2-16发酵产物对水稻种子活力的影响 [J].
魏林 ;
梁志怀 ;
罗赫荣 .
种子, 2005, (11) :7-9+53
[3]   铈对低温胁迫下茄子种子发芽及幼苗生理的影响 [J].
钱琼秋 ;
刘莉 ;
杨静 ;
朱祝军 .
园艺学报, 2005, (04) :710-712
[4]   火龙果种子萌发特性初探 [J].
赵春香 ;
王心燕 ;
李宏彬 ;
何帆 .
种子, 2005, (08) :37-40
[5]   火龙果育苗技术 [J].
李仕品 ;
韦茜 ;
高安辉 ;
陈家龙 ;
张兴无 .
广西园艺, 2004, (05) :50-51
[6]   海南岛火龙果丰产栽培技术 [J].
郑良永 .
热带农业科学, 2004, (04) :36-41
[7]   火龙果的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J].
陈杰 ;
庞江琳 ;
李尚德 ;
陈嘉曦 ;
莫丽儿 ;
揭新明 .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4, (05) :56-57
[8]   火龙果的开发与利用 [J].
李升锋 ;
刘学铭 ;
舒娜 ;
吴继军 ;
朱志伟 ;
陈智毅 .
食品工业科技, 2003, (07) :88-90
[9]   火龙果的营养保健功效及开发利用 [J].
张福平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2, (03) :49-50
[10]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编,陈书坤,俸宇星 编著.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