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青海湖芨芨草干草原植被退化对土壤温湿特征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张法伟
[1
]
郭竹筠
[2
]
李以康
[1
]
林丽
[1
]
周国英
[1
]
曹广民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 河南省义马市实验中学
来源:
关键词:
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
干草原;
土壤含水量;
土壤温度;
原生植被;
植被退化;
聚类分析;
青海湖;
D O I:
10.13866/j.azr.2013.02.003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干草原目前退化严重,但对土壤温湿特征的驱动机理仍不清楚。利用2011年连续观测资料分析环青海湖区域的芨芨草干草原原生植被和典型退化区域的0 cm、5 cm、10 cm、20 cm、40 cm和80 cm土壤温度和5 cm、10 cm、20 cm、40 cm和80 cm土壤容积含水量。结果表明:植被退化直接导致0 cm和5 cm表层土壤温度日极大值显著升高了39.04%和13.91%,温度日极小值显著降低,温度日较差升高;而10 cm以下温度日特征无显著响应。原生植被区0 cm逐日土壤温度在植物生长季(5—9月)极显著降低,非生长季5 cm和10 cm则略高。芨芨草植被改变了土壤年均温度垂向扩散特征。植被退化间接导致土壤5 cm土壤容积含水量升高了35.20%,10 cm无差别,20 cm以下显著降低,同时降低了系统土壤含水量的时间稳定性。特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芨芨草干草原土壤温湿特征对植被退化的综合响应主要表现在7—8月。
引用
收藏
页码:219 / 225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