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白垩纪富碱火山岩浆作用

被引:37
作者
禹尧
徐夕生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溧水盆地; 富碱火山岩; 锆石U-Pb定年; 白垩纪; 长江中下游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火山岩与成矿作用的研究现状,选择研究工作较为薄弱的、最东端的溧水盆地火山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锆石U-Pb同位素分析,并结合本区4个不同中生代火山盆地火山岩地球化学、岩性地层学资料,对各盆地中4个火山旋回的火山岩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溧水盆地龙王山组粗面岩的结晶年龄为128Ma,这标志着长江中下游地区由西向东中生代火山作用的全面展开.4个火山旋回的时代分别为:>125Ma、125~120Ma、120~110Ma和110~90Ma.庐枞盆地的浮山组与宁芜盆地的姑山组+娘娘山组(即溧水盆地的观山组+甲山组)对应较为恰当,应属第三火山旋回.本区白垩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这些幔源碱性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了陆壳物质的混染,早期火山岩(如溧水盆地龙王山组)则是Sr矿的矿源层.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 [1] 地幔流体参与宁芜玢岩铁矿成矿——碳、锶同位素证据
    余金杰
    毛景文
    张长青
    [J]. 自然科学进展, 2007, (09) : 1216 - 1221
  • [2] 再论南岭燕山早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与构造意义
    李献华
    李武显
    李正祥
    [J]. 科学通报, 2007, (09) : 981 - 991
  • [3] 溧水盆地两类晚中生代中酸性火山岩的岩石成因
    高晓峰
    郭锋
    李超文
    蔡观强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7, (01) : 1 - 12
  • [4] 宁芜盆地凹山和东山铁矿床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研究
    马芳
    蒋少涌
    姜耀辉
    倪培
    凌洪飞
    [J]. 岩石学报, 2006, (10) : 2581 - 2589
  • [5] 安徽繁昌中生代侵入岩的特征和锆石SHRIMP测年
    楼亚儿
    杜杨松
    [J]. 地球化学, 2006, (04) : 359 - 366
  • [6] 溧水盆地晚中生代基性火山岩成因与深部动力学过程探讨
    李超文
    郭锋
    李晓勇
    [J]. 地球化学, 2004, (04) : 361 - 371
  • [7] 宁芜火山岩的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意义
    张旗
    简平
    刘敦一
    王元龙
    钱青
    王焰
    薛怀民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 309 - 314
  • [8] 安徽庐枞中生代富钾火山岩成因的地球化学制约
    刘洪
    邱检生
    罗清华
    徐夕生
    凌文黎
    王德滋
    [J]. 地球化学, 2002, (02) : 129 - 140
  • [9] 宁芜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王元龙
    张旗
    王焰
    [J]. 岩石学报, 2001, (04) : 565 - 575
  • [10] 中国东南沿海中-新生代玄武岩微量元素和Nd-Sr-Pb同位素研究
    谢昕
    徐夕生
    邹海波
    邢光福
    [J]. 岩石学报, 2001, (04) : 617 - 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