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儿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

被引:10
作者
于冬青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儿童;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急性应激障碍(ASD);
D O I
10.16164/j.cnki.22-1062/c.2010.04.018
中图分类号
B844.1 [儿童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儿童的影响一般比较持久、广泛,儿童的反应不同于成人。灾后儿童PTSD发生率同灾害的类型、性质和影响程度有关,而且,灾后儿童的PTSD存在着不同的发展阶段,儿童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年龄越小的儿童PTSD症状越明显。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儿童日后的人格形成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会产生较大危害。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青少年地震应激反应模型 [J].
茄学萍 ;
曾祥岚 ;
王惠惠 .
心理学探新, 2009, 29 (05) :51-55
[2]   幼儿家长家庭教育观念:现状及问题 [J].
刘秀丽 ;
刘航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05) :192-195
[3]   汶川地震外迁学生的PTSD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J].
臧伟伟 ;
张宇迪 ;
伍新春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4) :59-63+160
[4]   突发灾难事件相关的PTSD及其危机干预研究进展 [J].
邓扬 ;
李辉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 17 (07) :885-886
[5]   自然灾难后不同阶段的心理干预 [J].
付芳 ;
伍新春 ;
臧伟伟 ;
林崇德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03) :115-120+140+160
[6]   灾后心理援助的组织与实施 [J].
陈雪峰 ;
王日出 ;
刘正奎 .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 (03) :499-504
[7]   灾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J].
仝小玲 ;
高静芳 .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8, (05) :355-359
[8]   灾后心理重建与心理教育 [J].
宁维卫 ;
徐建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4) :1-4+14
[9]   灾后心理援助与心理重建 [J].
张侃 ;
王日出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 (04) :304-310
[10]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沟通难题——从心理学角度的观察 [J].
梁哲 ;
许洁虹 ;
李纾 ;
孙彦 ;
刘长江 ;
叶先宝 .
自然灾害学报, 2008, (02) :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