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名医学新生的自我同一性及其与人格、心理健康的相关性

被引:13
作者
徐红红
洪炜
机构
[1]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
关键词
自我同一性; 人格; 心理健康; 大学新生; 横断面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的自我同一性、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人格量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对198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医学新生中处于成就型同一状态的人最多(43.1%),其次是弥散型(30.9%)。②男生的成就型同一状态得分高于女生(60.7±13.8/53.9±11.4,P<0.001),男生更为坚韧、利他、随和(45.2±6.2/43.1±6.0,23.1±5.6/20.2±5.7,27.4±3.4/26.2±3.3,P≤0.01),强迫症状更明显(16.7±5.7/15.1±4.8,P=0.025);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更多地处于成就型同一状态(59.2±12.1/54.5±14.0,P=0.017),更为活跃(53.0±8.8/49.3±10.0,P=0.005),心理症状得分与非独生子女无显著差异(P>0.406)。③成就型同一性与抑郁、依赖呈负相关(r=-0.17~-0.24);弥散型与抑郁、社交退缩、依赖、冲动呈正相关(r=0.15~0.34)。④活跃、随和、坚韧与几乎全部维度的心理症状呈负相关(r=- 0.16~-0.56)。结论:医学新生有近半处于成就型同一状态,促进大学新生形成成就型的自我同一状态,培养活跃、随和、坚韧的人格品质,将有助于减少心理症状,促进心理健康。
引用
收藏
页码:743 / 7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医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分析 [J].
焦玲艳 ;
张华伟 ;
陈景武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 (03) :231-234
[2]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的修订 [J].
王树青 ;
张文新 ;
纪林芹 ;
张玲玲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06, (03) :221-223+226
[3]   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特点的关系 [J].
王中会 ;
罗慧兰 ;
张建新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 2006, (03) :315-317
[4]   大学新生4387名心理健康状况与国内常模及性别差异的比较(英文) [J].
李黎 .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02) :169-171
[5]   《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的编制 [J].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
王登峰 .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 (02) :88-94
[6]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 [J].
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 ;
郑日昌 ;
邓丽芳 ;
张忠华 ;
郭召良 .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5, (02) :102-108
[7]   自我同一性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J].
郭金山 ;
车文博 .
心理科学, 2004, (05) :1266-1267+1250
[8]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J].
郭金山 ;
车文博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 (02) :51-55
[9]  
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ErikH.Erikson)著;孙名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0]  
Identity; Self; and Personality: I. Identity Status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J].Stephanie M. Clancy;Stephen J. Dollinger.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199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