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枞早白垩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源区意义

被引:76
作者
谢智
李全忠
陈江峰
高天山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微量元素; Sr-Nd-Pb同位素; 橄榄安粗岩; 岩石圈伸展; 双庙组;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7.02.008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从中生代到新生代,华北东部岩石圈地幔发生了减薄以及地球化学性质置换,而扬子地块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地幔也表现出类似的过程,对中生代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研究有助于了解这一变化过程以及发生置换时的时空关系。庐枞火山岩出露于扬子地块东部,为一套包括粗玄岩–玄武粗安岩–粗面岩的富碱橄榄安粗岩系。研究了双庙组基性火山岩,这些岩石富集Rb,K,Sr,Th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87Sr/86Sr)i=0.7060~0.7063,εNd(t)=-3.9~-6.2,(206Pb/204Pb)i=17.788~18.125,(207Pb/204Pb)i=15.511~15.546,(208Pb/204Pb)i=37.735~38.184。在喷出地表过程中,火山岩没有受到明显的地壳物质混染,因此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反映了地幔源区的地球化学特征。其地幔源区具有同位素富集特征,表明火山岩源区曾受到地壳物质的影响,是富集地幔部分熔融的产物,并经历明显的结晶分异作用。庐枞火山岩的岩浆成分和源区特征反映该地区在晚中生代岩石圈地幔的伸展和软流圈地幔上涌的演化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235 / 24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长江中下游地区蝌蚪山晚中生代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研究:岩石圈地幔性质与演化的制约 [J].
闫峻 ;
陈江峰 ;
谢智 ;
杨刚 ;
喻钢 ;
钱卉 .
地球化学, 2005, (05) :455-469
[2]   华北地区晚中生代镁铁质岩浆作用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J].
范蔚茗 ;
郭锋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1) :44-55
[3]   华北岩石圈减薄的时空不均一特征 [J].
徐义刚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3) :324-331
[4]   鲁东晚白垩世玄武岩中的幔源捕虏体:对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时间制约的新证据 [J].
闫峻 ;
陈江峰 ;
谢智 ;
周泰禧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14) :1570-1574
[5]   长江中下游晚中生代中基性岩的铅同位素特征:富集地幔的证据 [J].
闫峻 ;
陈江峰 ;
喻钢 ;
钱卉 ;
周泰禧 .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2) :195-206
[6]   大别山沙村和椒子岩基性-超基性岩锆石U-Pb定年、元素和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J].
赵子福 ;
郑永飞 ;
魏春生 ;
吴元保 .
高校地质学报, 2003, (02) :139-162
[7]   北淮阳晓天盆地早白垩世玄武岩地球化学:富集地幔的证据 [J].
谢智 ;
陈江峰 ;
张巽 ;
周泰禧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3, (01) :26-31
[8]   安徽庐枞中生代富钾火山岩成因的地球化学制约 [J].
刘洪 ;
邱检生 ;
罗清华 ;
徐夕生 ;
凌文黎 ;
王德滋 .
地球化学, 2002, (02) :129-140
[9]   安徽庐枞中生代火山岩系的特征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 [J].
孙冶东,杨荣勇,任启江,刘孝善 .
岩石学报, 1994, (01) :94-103
[10]   安徽南部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的源区锶、钕同位素制约 [J].
陈江峰 ;
周泰禧 ;
李学明 ;
K.A.Foland ;
黄承义 ;
卢伟 .
地球化学, 1993, (03) :26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