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以来酒泉盆地环境演变与祁连山隆升

被引:14
作者
苏建平
仵彦卿
李麒麟
张应华
温小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第四纪; 环境演变; 酒泉盆地; 祁连山隆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系是晚新生代以来构造隆升的结果,酒泉盆地的沉积记录了祁连山隆升的过程;第四纪以来,在青藏高原强烈隆升的影响下,酒泉盆地的古地理环境演化变迁经历了漫长和复杂的过程。本文主要依据区内祁连山的冰期及冰川变化、第四纪地层特征及历史文化记录,结合酒泉黄泥堡乡第四纪研究钻孔资料中的孢粉分析成果等,在酒泉盆地第四纪以来建立了交替演化的12个寒冷期和12个温暖期,并分析了酒泉盆地第四纪沉积所记录的环境演变与祁连山隆升之间的关系,认为第四纪以来2500ka左右的“青藏运动B幕”之后,900ka左右的“昆仑-黄河运动”之后和150ka左右的“共和运动”之后随着青藏高原及祁连山的不断隆升,酒泉盆地的气候环境发生了三次大的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21]   隋唐时期气候冷暖特征与气候波动 [J].
吴宏岐 ;
党安荣 .
第四纪研究, 1998, (01) :31-38
[22]   关于“昆仑-黄河运动” [J].
崔之久 ;
伍永秋 ;
刘耕年 ;
葛道凯 ;
庞其清 ;
许清海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1) :53-59
[23]   甘肃酒泉Qy1钻孔磁性地层划分与对比附视频 [J].
曹兴山 .
地层学杂志, 1997, (04) :21-28+87
[24]   甘肃的第四系 [J].
曹兴山 .
甘肃地质学报, 1997, (02) :2-4+6-30+32-41+43-44
[25]   青藏高原末次冰期最盛时的冰川与环境 [J].
施雅风 ;
郑本兴 ;
姚檀栋 .
冰川冻土, 1997, (02) :3-10+12-19
[26]   中国黄土高原红粘土序列的磁性地层与气候变化 [J].
孙东怀 ;
刘东生 ;
陈明扬 ;
安芷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3) :265-270
[27]   祁连山西段及酒西盆地区第四纪构造运动的阶段划分 [J].
陈杰,卢演俦,丁国瑜 .
第四纪研究, 1996, (03) :263-271
[28]   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 [J].
李吉均 ;
方小敏 ;
马海洲 ;
朱俊杰 ;
潘保田 ;
陈怀录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316-322
[29]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J].
竺可桢 .
考古学报, 1972, (01) :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