坳陷湖盆斜坡带曲流河砂体分布与隐蔽油藏预测——以陕北宁条梁-乔沟湾地区延安组延91油组为例

被引:5
作者
杨龙 [1 ]
旷理雄 [2 ]
车明 [1 ]
敬小军 [1 ]
机构
[1] 中石油长庆油田公司采油四厂
[2]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沉积微相; 砂体分布; 隐蔽油藏; 延安组; 陕北斜坡;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10.16772/j.cnki.1673-1409.2010.04.01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认识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延安组砂体展布与隐蔽油藏分布是加快该区油气勘探与开发步伐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以陕北斜坡宁条梁-乔沟湾地区延安组延91油组为例,利用岩芯、露头、测井、录井和分析化验资料,研究了斜坡带曲流河沉积微相展布与砂体分布规律,应用地质综合评价法,预测与评价了有利目标。结果表明,该区延91油组主要有曲流河河道、河漫滩和决口扇等3种沉积微相,发育多条主河道,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砂体厚度4~20m,呈条带状分布,与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基本一致,在纵向上连续性好,而在横向上连续性相对较差,河道砂体孔隙较发育,渗透率较高;Ⅰ类目标2个,预测含油面积为22.91km2,地质储量为903×104t;Ⅱ类目标5个,预测含油面积为57.47km2,地质储量为2654×104t;Ⅲ类目标7个,预测含油面积为103.28km2,地质储量为3545×104t。砂体这种分布模式对预测隐蔽油藏分布有重要指导意义,下一步勘探重点应在曲流河河道砂体带上寻找隐蔽油藏。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5+6 +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油气成藏期研究 [J].
黄志龙 ;
江青春 ;
席胜利 ;
张才利 ;
张菊红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4 (01) :21-24+109
[2]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二次运移动力条件 [J].
刘新社 ;
席胜利 ;
黄道军 ;
张清 ;
王欣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2) :143-147
[3]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碎屑岩储层低渗特征及含油性主控因素 [J].
高剑波 ;
庞雄奇 ;
王志欣 ;
姜振学 ;
丁保来 ;
席胜利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5-12+18
[4]   应用测井资料定量识别沉积微相——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白豹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例 [J].
倪新锋 ;
田景春 ;
陈洪德 ;
夏青松 ;
张锦泉 ;
窦伟坦 ;
姚泾利 ;
宋江海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57-61
[5]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富县地区延长组-延安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J].
郭艳琴 ;
李文厚 ;
陈全红 ;
曹红霞 ;
张道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2) :218-224
[6]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大中型油田形成条件与勘探策略 [J].
王建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2) :145-149
[7]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隐蔽性油气藏成藏规律 [J].
喻建 ;
宋江海 ;
向惠 .
天然气工业, 2004, (12) :35-37+184
[8]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源研究 [J].
张文正 ;
李剑峰 .
中国石油勘探, 2001, (04) :28-36
[9]   鄂尔多斯盆地含油气系统划分及特征 [J].
雷振宇 ;
张朝军 ;
杨晓萍 .
勘探家, 2000, (03) :75-82+9
[10]  
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何自新等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