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地区二叠系生物礁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8
作者
王琳
周文
何胡军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孔隙结构; 储层评价; 长兴组; 川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以川北地区二叠系长兴组储层110块物性样品、83块薄片样品以及22块压汞分析数据为基础,通过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孔隙结构及储层控制因素等分析研究表明:长兴组生物礁储层主要岩性为生物碎屑灰岩、礁灰岩以及细粉晶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的晶间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以及裂缝为主;储层孔隙度主要介于2%~6%,渗透率主要介于(0.02~0.25)×10-3μm2,属于低孔中—低渗储层;研究区主要为II类储层,其次为III和IV类储层。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142 +1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川东北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组成及成礁模式 [J].
牟传龙 ;
谭钦银 ;
余谦 ;
王立全 ;
王瑞华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4, (03) :65-71
[2]   四川盆地东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飞仙关期礁、滩特征与海平面变化 [J].
王兴志 ;
张帆 ;
马青 ;
杨满平 ;
王一刚 ;
文应初 ;
杨雨 ;
张静 .
沉积学报, 2002, (02) :249-254
[3]   四川盆地东部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形成机理 [J].
王一刚 ;
张静 ;
杨雨 ;
刘划一 ;
余晓锋 .
海相油气地质, 2000, (Z1) :145-152
[4]   川东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分布规律 [J].
王一刚 ;
文应初 ;
张帆 ;
杨雨 ;
张静 .
天然气工业, 1998, (06) :25-30+7-8
[5]   四川及邻区晚二叠世沉积作用及沉积盆地的发展 [J].
强子同 ;
文应初 ;
唐杰 ;
沈照国 .
沉积学报, 1990, (01) :79-90
[6]  
川东北南江区块储集特征及储层预测[J]. 厚东琳,程胜辉,黄仁春.  方油气. 2005 (04)
[7]   靖边潜台南部奥陶系马五亚段储层特征研究 [J].
昌俊杰 ;
罗顺社 ;
王正允 ;
魏新善 ;
门福信 .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8, (05) :41-43+10
[8]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格局及成藏控制意义 [J].
倪新锋 ;
陈洪德 ;
田景春 ;
韦东晓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4) :458-465
[9]   川东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白云岩成因及分布 [J].
曾伟 ;
黄先平 ;
杨雨 ;
王兴志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 (01) :19-22+139
[10]   达县—宣汉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制约 [J].
马永生 ;
牟传龙 ;
谭钦银 ;
余谦 ;
王瑞华 .
地学前缘, 2007, (01) :182-192